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石(bǎo shí)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也比喻珍贵的人才或者非常重要的事物。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禅门(chán mén)的意思:指佛教的宗派、禅宗的门派。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茯神(fú shé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和神采。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瀑布(pù bù)的意思:指水从高处直接落下的景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 注释
- 峨峨:形容山势高大雄伟。
双髻山:比喻山峰形状如女子发髻。
瀑布泻云间:形容瀑布从高空直泻而下。
尘世:指世俗社会。
禅门:佛教修行者的居所。
茯神松:指生长在山间的茯苓和松树。
宝石:比喻珍贵的事物。
清业:清净的修行事业。
攀:攀登,此处指追求或达到。
- 翻译
- 巍峨的双髻山,瀑布从云端倾泻而下。
世间的人疑惑流水的来源,而禅门却常常远离尘嚣。
茯苓和松树在这里并无差别,都显得宁静祥和,仿佛藏着宝石般珍贵。
我向往这里的清净修行,但又不知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禅意图景。开篇"峨峨双髻山,瀑布泻云间",通过对双峰山的形象描述,展示了山的雄伟与瀑布的壮丽,瀑布如同天上的云朵一般,在山间穿流不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怀疑与逃避,以及对于禅门清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关”字,不仅指物理上的屏障,更有精神上的一种隔绝。
接着"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一句,以自然景物比喻禅者的境界。茯苓神是一种传说中能长生不老的仙草,而这里与松树相提并论,皆指向一种超凡脱俗的生命状态。藏宝石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珍贵,"俱闲"二字,意味着这些自然之物与禅者的精神世界同样处于一种从容不迫的状态。
最后一句"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和尚清净生活的仰慕,以及对于这种高洁境界的追求。这里的“攀”字,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攀登,更有心灵层面上的向往与努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超脱和对禅门清静生活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精神境界提升的渴望,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与禅学思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蔡孚五亭咏
章奏中京罢,云泉别业归。
拂琴铺野席,牵柳挂朝衣。
翡翠巢书幌,鸳鸯立钓矶。
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见过余明日亦入西省上直因寄游君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軿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送黄秀才姑孰辟命
世乱离情苦,家贫色养难。
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
幕府才方急,骚人泪未乾。
何时王道泰,万里看鹏抟。
奉和圣制送张说赴集贤院学士赐宴赋得虚字
崇文德化洽,新殿集贤初。
庸菲参高选,首滥承明庐。
殊私光辅弼,荣送列簪裾。
座引中厨馔,杯锡上尊馀。
翠叶浓丹苑,晴空卷碧虚。
忝同文史地,愿草登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