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高踪(gāo z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行为端正。
古者(gǔ zhě)的意思:指古代的人,古代的事物,也可指古代的人物、文化、风俗等。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青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山水或景色迷蒙、朦胧。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入户(rù hù)的意思:进入家门;进入别人的住所。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杖筇(zhàng qióng)的意思:指用竹杖作为拐杖,用以支撑身体行走。
照明(zhào míng)的意思:指照亮、照明,也可用来比喻启迪、指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交融。
首句“古者知何似”,以疑问开篇,引人思考,仿佛在探索古老智慧的奥秘。接着,“吾今独杖筇”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独自漫步于山林间的行者,手持竹杖,踏着古老的路径,寻找心灵的归宿。
“白云常入户,青霭数当峰”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白云和青霭赋予了生命,它们似乎成了山林的守护者,与诗人相伴相随,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薄照明秋雁,疏林起暮钟”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秋日的黄昏,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映照在南飞的大雁身上,而远处的寺庙传来悠扬的钟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不堪人事改,谁与觅高踪”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在纷扰的人世间,能够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探索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