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兀(ào w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高傲,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赤土(chì tǔ)的意思:指没有经过耕种、施肥等处理的土壤。也用来比喻贫瘠的土地或环境。
分阴(fēn yīn)的意思:指某事物的好坏、优劣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故岑(gù cén)的意思:指人事已往,事情已成过去。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客程(kè chéng)的意思:指客人的行程或旅途。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行装(xíng zhuāng)的意思:指行李、行囊等随身携带的物品。
指日(zhǐ rì)的意思:表示时间很短暂,即将到来的日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吴与弼在铅山道中的旅途情景,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细节。
首句“赤土亭前日欲沉”,以夕阳西下、赤土亭边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苍凉的氛围。日落时分的景色,不仅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和旅途的疲惫。
次句“客程趁宿竞分阴”,紧随其后,描述了旅人在日落之际急于寻找住宿的情景。这里的“分阴”既指天色渐暗,也隐含着时间紧迫之意,表现了旅人对休息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
第三句“笋舆傲兀欢声动”,转而描写乘坐竹轿(笋舆)的旅途中,虽然环境可能颠簸不平,但旅人们却能发出欢声笑语,展现出他们乐观豁达的心态。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旅途中的乐趣和人情味。
最后一句“指日行装到故岑”,则表达了旅人对目的地的期待和向往。这里的“故岑”可能是他们熟悉的山岭,也可能是某种情感上的归宿,体现了旅途中的目标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人物活动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明代游记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太湖石
四万八千顷,越与吴各半。
奇峰七十二,缥缈插天汉。
水土互争抟,刚者柔所判。
阴火煽洪炉,万劫馀飞炭。
成兹积铁色,纯黝等锤锻。
水精融地脉,顽璞岂受碫。
天工好斗奇,人巧谢雕钻。
风雷开窍窦,烟雨洗漫漶。
高截青岱顶,深蟠黄岳干。
古柏根磊砢,苍苔色绚烂。
横卧洞庭渚,峭立震泽岸。
中藏天下云,肯为耳目玩。
昔作江南客,屡游太湖畔。
蒹葭浩无际,洄溯日将旰。
归舟索一拳,空袖增怅惋。
何年筑石步,花鸟资萧散。
尽拔苍山根,具区在几桑。
余以去岁仲冬来庄几周岁矣近以足疾阅月未曾出户昨于荆扉外见丹桕一株感时序之递嬗叹盗贼之纷纭聊作长歌以志愤激
昔我仓皇来避寇,木叶已脱山容瘦。
玄乌罢飞白驹驰,丹桕一株又锦绣。
我心疾疢足更蹇,照眼秋光泪盈袖。
附郭万株化为烽,几树含霜弄清昼。
南风虽竞功未收,北阙宵衣伫凯奏。
栖遑半菽求一饱,逼索追逋遭詈诟。
自古贤圣多困穷,莫羡儿童善奔走。
城邑纵使穴兔狐,郊原尚可安去就。
况闻大军及义民,同伸愤勇若私斗。
嗟君勿作守株人,掀髯一笑胡不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