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肃县咏菘·其二》
《安肃县咏菘·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谁道江南晚菘,绿琼满圃秀金风

田家滋味僧家画,野意何妨六膳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六膳(liù shàn)的意思:指一天吃六顿饭,形容人非常贪吃。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晚菘(wǎn sōng)的意思:指迟到或晚到的客人,也比喻事情发生得太晚。

野意(yě yì)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受拘束,自由自在,不受外界约束的意愿。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鉴赏

此诗描绘了江南田园风光与农人生活的和谐画面。首句“谁道江南足晚菘”,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江南地区丰富农作物的赞叹,尤其是晚菘(一种蔬菜)的充足。接着,“绿琼满圃秀金风”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满园的菘菜比作晶莹剔透的绿玉,在秋风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田园的美丽景象。

“田家滋味僧家画”,将农家的生活与僧侣的绘画相提并论,强调了田园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最后,“野意何妨六膳充”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认为即使是简朴的农家食物,也能满足生活的需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江南田园的自然美景和农人的朴实生活,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三月晦日同张默庵梁无闷蓝公漪过贺秋卿于西竺禅房即事各赋

飞花欲尽羊城南,乍晴乍雨天青蓝。

青春尚馀此一日,炎风忽暑殊难堪。

偶同故人步郊郭,有客客寓城西庵。

门前对立木棉树,谁家系马骄骖驔。

高槐近窗窗纸绿,殿角风铃细相触。

枝间小鸟时一鸣,对此翻疑在空谷。

问君何来来扬州,轻帆破浪长江秋。

长星在天影落水,芒寒气黑鱼龙忧。

北风其凉日苦短,歇棹珠江应酬懒。

图书彝鼎共一床,促膝论交客常满。

从来神骏不受羁,去就之间何侃侃。

莲花幕府谢珠盘,落叶僧房对茶碗。

与君未识相知名,及乎一见心胆倾。

中怀万种安可尽,挥杯笑视双青萍。

君思买山时未可,我既无山仍轗轲。

短歌长啸各未终,欲去不去风雷过。

翻盆之雨何其大,君不见来时靸履去乘舆,丈夫未得长高卧。

(0)

早雁

一声初度自衡湘,断续天边见几行。

似有惊疑同避弋,只应来去为随阳。

高飞关塞何曾阻,久宿蒹葭渐有霜。

白首苏卿无恙在,北风时节倍思乡。

(0)

寄送蒲衣自丹霞之福州

发心初不与人言,二十辞家事世尊。

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

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

此去八闽潮水上,荔支青榄似乡园。

(0)

宁都魏善伯寄示其兄弟文集率题二诗报之·其二

遂以文章著,殊乖作者心。

道犹资化育,价只待璆琳。

大地孤行迥,青山一卧深。

人来问容色,发白已如今。

(0)

放歌行答何皇图

君不闻汗血驹,坠地即能走千里。

日食不能满一石,低首盐车鸣不起。

又不闻丹穴雏,览德徘徊天路衢。

积粟如山不一顾,食必竹实栖高梧。

古来志士不草草,易得是饥难得饱。

陶公独为子春歌,此声千载君知道。

池亭细语暮春天,出处之义何皎然。

相门才子有公等,亚夫德裕安能贤。

四诗赠我殊霶霈,三舍犹应避旌旝。

丈夫相得在中心,字句形骸乃其外。

灵洲之气久不开,骄马蹴踏朝汉台。

世风披靡不可道,岂无豪俊多英才。

陈梁丘海四人杰,后生不识为何来。

爱君意气独健举,欲驱短翮乘风雷,披衷置腹无矜猜。

呜呼,即今谁能为此语,君家昔盛君尚孩,安得还君旧府当三台。

(0)

乙巳清明日拟杜七歌·其四

丹水之山白玉英,我昔三弟皆才良。

三岁读书惊座客,六岁通经言有章。

凤凰巢覆卵亦毁,举杯酹汝来何方。

孤飞之鸟落后行,一矢可折十矢强。

呜呼四歌兮伤怀抱,汝兄虽存今已老。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