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春江(chūn jiāng)的意思:春江指的是春天的江河,是形容春季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意象。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江沙(jiāng shā)的意思:形容大江流水冲击沙滩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威力非凡。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羯鼓(jié gǔ)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制造干扰、混乱的行为。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偏向(piān xiàng)的意思:倾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深巷(shēn xià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小巷子。
笋箨(sǔn tuò)的意思:指人才蓬勃发展,有着巨大潜力。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妨(wèi fáng)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行为没有什么妨碍,可以不必担心或介意。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向青的《江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首句“江城高下尽楼台”展现了江边城市高低错落的建筑风貌,视野开阔。第二句“眼见清明羯鼓催”点明了时令正值清明,鼓声催促着人们扫墓祭祖。
接下来,“笋箨半因雷后坼,杏花偏向雨中开”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春雷过后,竹笋破土而出,而雨中的杏花则更显娇艳,富有诗意。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娇媚。
“春江沙暖鱼先出,深巷泥空燕未来”进一步描绘了春水温煦,鱼儿活跃,而深巷中泥土尚未被雨水浸湿,燕子还未归来,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宁静。
最后,“如此风光真不恶,未妨头白簿书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赏,认为即使忙碌于公事(簿书堆),这样的春光也足以让人心情愉悦。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游曲
长安二月东风里,千红陌上香尘起。
都人欢呼去踏青,马如游龙车如水。
两两三三争买花,青楼酒旗三百家。
长安酒贵人未醉,岸头芳草日半斜。
谁家女子娇似玉,约莫青春十五六。
郁金罗带苏合香,琵琶自度相思曲。
相思曲,声断续,断续回文不堪读。
回文断续有续时,离肠寸断无续期。
秋夜读书示儿子
久病少睡眠,往往中夕起。
呼灯取书读,不能尽数纸。
喟然置之叹,生世后阙里。
持蠡欲测海,遽复迫老死。
人生各有业,唐虞本吾事。
诗书脱秦厄,天意固在此。
异端塞穹壤,作俑孰为始。
神禹逝不还,吾其如洚水。
春愁曲
虙羲至今三十馀万岁,春秋岁岁常相似。
外大瀛海环九洲,无有一洲无此愁。
我愿无愁但欢乐,朱颜绿鬓常如昨。
金丹九转徒可闻,玉兔千年空捣药。
蜀姬双鬟娅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
世间无处无愁到,底事难过万里桥。
迎赦呈王志夫李德孺师伯浑
平明置骑传诏函,帝意欲与东皇参。
青城回仗国人喜,金鸡衔赦天恩覃。
吾君爱民靡不到,黄纸字密如吴蚕。
纪元故事极用九,圣政尽美方登三。
嗟余久已去魏阙,梦想豹尾犹毵毵。
过郊一月方拜赦,始知身落天西南。
欢呼已怪衰病愈,蹈舞更觉春风酣。
何当与子归共载,二月起柁江如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