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红儿诗·其五十一》
《比红儿诗·其五十一》全文
唐 / 罗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魏帝休誇薛夜来雾绡云縠称身裁。

红儿秀发君知否,倚槛繁花带露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称身(chèn shēn)的意思:合适;适宜;合身

繁花(fán huā)的意思:指花朵繁盛、开放茂盛的景象。

红儿(hóng ér)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或红光满面,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兴盛、繁荣。

身裁(shēn cái)的意思:指人的身材和体态。

雾绡(wù xiāo)的意思:雾气蒙蒙的样子。

秀发(xiù fā)的意思:指美丽的头发或优雅的发型。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倚槛(yǐ kǎn)的意思:倚槛是指依靠着栏杆或门槛,形容人倚靠在窗前或门边,抚琴吟诗、吟咏自得其乐的情景。

云縠(yún hú)的意思:指云彩缠绕在山峰之间,形成美丽的景色。也比喻言辞绮丽,文采飞扬。

薛夜来(xuē yè lái)的意思:指突然出现在某个场合或某个地方。

雾绡云縠(wù xiāo yún hú)的意思:形容云雾缭绕,景色朦胧。

注释
魏帝:指魏朝的帝王。
誇:夸赞。
薛夜来:可能是人名,代指美女。
雾绡:如雾般的轻纱。
云縠:云纹的丝绸。
称身:适合身材。
红儿:女子名字。
秀发:美丽的头发。
君:你。
倚槛:倚靠栏杆。
繁花:盛开的花朵。
带露开:带着露水开放。
翻译
魏帝的夸赞无需再提薛夜来,她的美丽如同薄雾般的轻纱和云纹的丝绸般合身裁剪。
你可知道红儿那秀美的长发?她倚靠栏杆,繁花似锦,带着清晨露珠悄然绽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其五十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魏帝休的形象来描绘一个女性的美丽和神秘。"雾绡云縠称身裁"一句,通过对服饰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这个女性的高贵与雅致。接下来的"红儿秀发君知否"则直接指向了这个女性的美丽,如同"红儿"一样鲜艳动人。而最后一句"倚槛繁花带露开",则描绘出她在花间的婀娜姿态,以及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手法,将女性的美丽与大自然的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梦幻般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遥远而又迷人的古典美感。

作者介绍

罗虬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已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盛传于世。
猜你喜欢

惜分飞·其十一本意,庚寅夏作

蝴蝶帐边曾作伴。不料朱绳折断。斜靠屏风畔。

唏嘘执手重相看。荆钗自执樵青爨。

时向伯鸾相唤。留下风情半。剩与做后来公案。

(0)

惜分飞·其一本意,庚寅夏作

人去珠帘花影动。依旧南楼月涌。人日春寒重。

氍毹曾向猊炉拥。翻被鲍娘春信哄。

望蜀何如得陇。没分香篝宠。两边锄断鸳鸯冢。

(0)

山花子.春愁

澹日春烟花信宜。红云到处罥游丝。

自是凄凉浑不管,总难支。

小雨三更归梦湿,轻烟十里乱愁迷。

幸有秭归能解事,未曾啼。

(0)

罗敷媚.代赠

枇杷花里樱桃树,待扫双眉。罢扫双眉。

那许春风仔细知。花朝才过教人懒,欲度腰肢。

莫度腰肢。最怕新欢倚镜时。

(0)

南浦.赠双溪凌秋渚,兼寄家湛思帷孺

苕溪不遇,却相逢、在白苎城边。

一见飞扬跋扈,挥洒乱云烟。

暂学韩康卖药,知通人、游戏本相兼。

看白狼选胜,赤乌吊古,落叶句尤妍。

不浅莼鲈逸兴,趁秋光、独泛淀湖船。

与尔樽前慷慨,心事两相怜。

寄语吾家双伯氏,溪山何处数流年。

此时只合,高歌痛饮落花前。

(0)

念奴娇·其五送孙无言归黄山,和曹顾庵学士韵

吾虽未见,想其人孤峭、其诗幽绝。

踏遍江南江北路,雷洛壮心如铁。

高卧芜城,桃花春雨,啼破黄鹂舌。

请君试看,道傍多少危辙。

回望三十二峰,峰峰奇削,已作多年别。

石上浮邱丹灶在,不禁烟霞肠热。

驱犊晴畦,捞虾暝渚,莫叹生涯拙。

他时相访,共餐芝草岩雪。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