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棘如弗力,芝兰常为欺。
《除棘》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除棘》,是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诗中以“除棘”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首句“怪尔何延蔓,高秋未觉衰”,诗人对蔓延生长的荆棘感到疑惑,即使在高秋时节,它们也并未显露出衰败之态,形象地描绘了荆棘顽强的生命力。接着,“自施锄艾力,会见根株移”一句,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清除这些荆棘,但最终发现它们的根茎难以彻底移除,隐喻了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或恶习的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宁使芝兰长,毋令荆棘滋”两句,诗人表达了宁愿让象征美德与美好的“芝兰”自由生长,也不愿让象征邪恶与丑陋的“荆棘”滋生蔓延,鲜明地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美德的崇尚,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最后,“剪棘如弗力,芝兰常为欺”一句,诗人感叹于清除荆棘的艰难,仿佛自己的努力总是被忽视,而“芝兰”却常常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也是对坚守正道者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除棘”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语言简洁有力,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