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桃(bì táo)的意思:指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姿态婉约的样子。
春魂(chūn hún)的意思:指年轻人对爱情的热情和憧憬。
耽读(dān dú)的意思:沉迷于阅读。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红粉(hóng fěn)的意思:指女子的美貌和妆饰。
画的(huà de)的意思: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龙膏(lóng gāo)的意思:指宝贵的药物或珍贵的东西。
蓬山(péng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雄伟、高耸入云。
为尔(wéi ěr)的意思:为了你,为了你的缘故
霞绡(xiá xiāo)的意思:形容美丽的样子。
香蝉(xiāng chán)的意思:指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打败。
直得(zhí de)的意思:值得、应该获得或受到的报酬、待遇或赞扬。
- 鉴赏
这首《采桑子》(其三)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册中的女子形象,通过“八盘腻手香蝉委,红粉轻调”两句,展现了女子手部的细腻与香气,以及她轻柔地调弄着红粉妆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婉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画的轻描,直得春魂为尔销”则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美丽,仿佛连春天的灵魂都被她的美貌吸引,为之倾倒。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既表现了女子的绝世风姿,也体现了词人对美的极度赞美和向往。
接下来,“道书偏怪郎耽读,百幅霞绡”两句,似乎在暗示画册中不仅有女子的形象,还有道家的元素,以及男子对这些内容的痴迷。这里“耽读”一词,生动地刻画了男子沉醉于阅读道书的状态,而“百幅霞绡”则可能象征着画册中的丰富内容或女子的服饰,与道家文化相映成趣。
最后,“十斛龙膏,何必蓬山访碧桃”两句,以“龙膏”比喻珍贵的油彩或颜料,表达了对画作精美程度的高度赞赏。同时,通过对比“蓬山访碧桃”的典故,即寻找仙界的碧桃,暗喻了对画中女子美好形象的追求,以及对艺术之美的无限向往。整首词在赞美艺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说迎春歌
帝里迎春春最近,年少寻春春有分。
可怜无分看春人,忽听春来闲借问。
始知帘户即惊春,夹道妆楼相映新。
楼前子弟多春目,楼上春人最着人。
京察后小述
邑子久崖柴,长者亦摇簸。
含沙吹几度,鬼弹落一个。
大有拊心叹,不浅知音和。
参差反舌流,倏忽箕星过。
幸免青蝇吊,厌听迁莺贺。
贱子亦如人,壮心委豪惰。
文章好惊俗,曲度自教作。
贪看绣夹舞,贯沓花枝卧。
对人时欠伸,说事偶涕唾。
眠睡忽起笑,宴集常背坐。
敢有轻薄情,祇缘迂僻过。
一命淹陵署,六岁逢都课。
浮噪今已免,不谨前当坐。
有口视三缄,无心嗔八座。
骨相会偏奇,生辰或孤破。
吾心少曲折,古人多顿挫。
脱落慕仙才,点掇希王佐。
咄咄竟何成,冉冉谁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