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愈深时地愈高,春寻积李散崇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常年(cháng nián)的意思:指长期、经年累月。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从翁(cóng wēng)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
惮劳(dàn láo)的意思:惧怕劳累,不愿意努力工作。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积李(jī lǐ)的意思:指积存厉物,比喻积累艰辛努力所得的成果。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林庐(lín lú)的意思:指众多的房屋、庐舍等。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载醪(zǎi láo)的意思:指喝醉酒而无法行走。
周遭(zhōu zāo)的意思:周围的环境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首句“山愈深时地愈高”以山的深度和高度象征着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接着,“春寻积李散崇桃”描绘了春天山中繁花似锦的景象,积李与崇桃相映成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日风光。
“林庐但觉无尘话,田里那知有载醪”两句,通过对比山中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强调了山中生活的纯净与自在。林庐之中,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只有清风明月相伴;而田间地头,人们或许正忙碌于劳作,却不知山中有一处静谧之地。
“华发苍颜俱老大,清泉白石更周遭”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老者的形象,他们虽已年迈,但心灵依旧年轻,周围环绕着清澈的泉水与洁白的石头,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最后,“常年每厌居城郭,时复从翁敢惮劳”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即使跟随老者劳作也心甘情愿,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对宁静与和谐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