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日至章泉水》
《十六日至章泉水》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山愈深时地愈高,春寻积李散崇桃。

林庐但觉无尘话,田里那知有载醪

华发苍颜俱老大,清泉白石周遭

常年每厌居城郭时复从翁惮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常年(cháng nián)的意思:指长期、经年累月。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从翁(cóng wēng)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

惮劳(dàn láo)的意思:惧怕劳累,不愿意努力工作。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积李(jī lǐ)的意思:指积存厉物,比喻积累艰辛努力所得的成果。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林庐(lín lú)的意思:指众多的房屋、庐舍等。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载醪(zǎi láo)的意思:指喝醉酒而无法行走。

周遭(zhōu zāo)的意思:周围的环境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首句“山愈深时地愈高”以山的深度和高度象征着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接着,“春寻积李散崇桃”描绘了春天山中繁花似锦的景象,积李与崇桃相映成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日风光。

“林庐但觉无尘话,田里那知有载醪”两句,通过对比山中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强调了山中生活的纯净与自在。林庐之中,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只有清风明月相伴;而田间地头,人们或许正忙碌于劳作,却不知山中有一处静谧之地。

“华发苍颜俱老大,清泉白石更周遭”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老者的形象,他们虽已年迈,但心灵依旧年轻,周围环绕着清澈的泉水与洁白的石头,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最后,“常年每厌居城郭,时复从翁敢惮劳”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即使跟随老者劳作也心甘情愿,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对宁静与和谐的赞美。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话竹庵守岁

孤灯禅榻两相支,风晓长松雪压篱。

穷惯不劳送五鬼,罪缘终合骂三尸。

一年将尽怜杯滴,万事无成泣鬓丝。

深感乞钱苏司马,拟随春屐问时时。

(0)

登灵光寺栖感秋

独上高楼思何穷,况复秋光入望中。

术未能仙曾远地,天将可问莫书空。

悬怀最是云□白,游目偏惊树叶红。

漫对苍苍千岁柏,珊然笑傲与谁同。

(0)

除夕病况

典尽红氍白接䍦,雪帆无恙客归迟。

弟兄四海都凭梦,杖屦三山未有期。

残月高楼泉冻合,崩云疏槛酒星移。

东皇日夜催花使,先许双林蝶子知。

(0)

閒况

供石顽然秀,真称世外朋。

茶香醒宿鹤,霜势健秋鹰。

挑梦经旬雨,征书隔壁灯。

素心与清影,双照研头冰。

(0)

恻恻吟·其五十四

咫尺东洲去不回,小乔踪迹费人猜。

非朝非暮非云雨,魏帝无方拟夜来。

(0)

题十九峰书院诗

人去石坛荒,当春瑶草芳。

云连峰作构,磴尽石为房。

流辈生何益,名山死不妨。

飞泉盟自在,长与泻琳琅。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