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翰林院文官在宫廷中的生活与待遇,充满了对古代文人地位的赞美和向往。首句“制草涂鸦未敢删”,形象地展现了文官们在起草诏书时的认真态度,即使初稿粗略,也绝不轻易改动,体现了他们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和对职责的严谨态度。
接着,“内珰宣引侍龙颜”一句,通过宫廷宦官的宣读,将文官们与皇帝的直接联系展现出来,强调了他们在宫廷中的重要角色和受到的尊崇。宦官宣读诏书,文官侍立一旁,等待着皇帝的接见,这一场景既展示了权力的集中,也反映了文官们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
“已分笔格金蟾滴,更赐端溪紫砚山”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文官们的办公条件之优渥。笔格是放置毛笔的器具,金蟾则是笔格上可能装饰的图案,象征着富贵与吉祥;而端溪紫砚山则指珍贵的砚台,以紫石制成,产自广东端溪,是文房四宝中的佳品,代表着文官们工作环境的高雅与奢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文官们办公用品的精美,也暗示了他们所享有的特殊待遇和荣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翰林院文官在宫廷生活和工作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地位的尊重和对宫廷文化氛围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认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子永见赠建除体
建子玉杓直,黄昏月如霜。
除道启柴扃,客来巾履忙。
满炷寒缸油,共此书檠光。
平生卜邻愿,何意登我堂。
定交吾岂敢,南荣惭伯阳。
执手道古作,遗篇记河梁。
破窗风鸣悲,孤客多慨伤。
危肠不救饥,我诗安得昌。
成章类村歌,但可侣牛羊。
收功翰墨薮,微子谁能良。
开卷得雅音,玉銮导旂常。
闭户坐相念,雪深梅暗香。
白髭行
四十踰四髭始黄,手持汉节临大荒。
舆疾归来皮骨在,两鬓尚作青丝光。
俛仰行年四十九,万里南驰复西走。
斑斑颔下点吴霜,犹可芟夷诳宾友。
屈指如今又十年,两年惫卧秋风前。
人生血气能几许,不待览镜知皤然。
长安后辈轻前辈,百方染药千金卖。
烦撋包裹夜不眠,无奈露头出光怪。
病翁高卧门长扃,垂雪毵毵骨更清。
儿童不作居士唤,唤作堂中老寿星。
晚登木渎小楼
万象当楼黼绣张,阑干一士立苍茫。
云堆不动山深碧,星出无多月淡黄。
宿鸟尽时犹数点,归鸿惊处更斜行。
松陵政有鲈鱼上,安得长竿坐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