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党(bù dǎng)的意思: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无私
鸱鸮(chī xiāo)的意思:形容人心险恶,狡诈狠毒
凤鸟(fèng niǎo)的意思:指极为珍贵、稀有的鸟类,也比喻非常出色、杰出的人。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烈火(liè huǒ)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燃烧得很旺盛的火焰,也比喻炽热的情感或极其激烈的行动。
青女(qīng nǚ)的意思: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山苗(shān miáo)的意思:指山中的幼苗,比喻刚刚开始发展或者刚刚形成的事物。
霜降(shuāng jiàng)的意思:霜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进一步深入,天气渐冷,霜冻开始出现。在成语中,霜降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了最后阶段。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无闷(wú mèn)的意思:不生闷气,不生厌烦的意思。
贤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道德高尚的人。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严霜(yán shuāng)的意思:形容严寒的冬天。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 注释
- 贤人:有才德的人。
闷:厌倦。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道:道理,自然规律。
德似仲尼:德行如同孔子。
悲凤鸟:以凤凰比喻美好的事物。
姬旦:周公姬旦。
赋鸱鸮:指《鸱鸮》诗,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看松:欣赏松树。
严霜降:寒冬严霜。
试玉:检验玉石。
烈火烧:高温火烤。
青女:神话中的霜神。
祝融:火神。
不党:公正无私。
顽石:未经雕琢的石头。
山苗:山上的幼苗。
- 翻译
- 贤者即使学习也不会感到厌倦,君子应该明白知识自然会积累消长。
德行像孔子哀叹凤凰,圣人如周公姬旦写下《鸱鸮》这样的诗篇。
欣赏松树最好等到寒冬严霜降临,检验玉石则需经受烈火的考验。
如果青女和祝融能不偏不倚,愿他们赐予顽石生机,让山苗生长。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禹偁所作,名为《放言(其三)》。诗中通过对贤者和君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品德修养的高标准和个人抱负,以及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
首句“贤人虽学心无闷”强调了贤者的学习态度,即便是已经知识渊博,但仍旧保持着一颗谦虚好学的心。紧接着,“君子须知道自消”则是在告诫君子应当明白如何在修养中不断磨练自己,达到德性上的完善。
“德似仲尼悲凤鸟”中的“仲尼”指的是孔子,而“悲凤鸟”出自《诗经·凤鸣之什·凤鸣》,“凤鸣于岐,.check是-checked,其羽可用为仪。”这里比喻孔子的德行高尚如同凤凰鸣叫般令人景仰。
接着,“圣如姬旦赋鸱鸮”中“姬旦”指的是周文王的名臣姬发,而“赋鸱鸮”则是形容他的才华横溢,能将平凡事物(鸱鸮,即猫头鹰)写得生动传神。
“看松好待严霜降”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松树在严寒霜冻中依旧挺立,象征着坚持和不屈不挠。诗人希望能在严峻考验来临前就像松树一样准备好。
“试玉宜将烈火烧”则是通过对比珍贵的玉石必须经历高温火焰的熔炼,来强调品德修养需要经过困难和挑战才能显现出真实价值。
最后,“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顽石与山苗”中“青女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而“顽石与山苗”则分别象征着坚硬不屈和生长的力量。诗人表达了对火的崇拜,并希望能像祝融一样,不分敌我,愿意将自己的坚韧不拔(顽石)和生命力(山苗)贡献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贤者、君子、圣人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界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德行的追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