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镜诗》
《咏镜诗》全文
南北朝 / 朱超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折药须自插,不用临池

当由可怜面,偏与镜相宜

钗钏独响,刷鬓袖俱移。

唯馀心里恨,影中恒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钗钏(chāi chuàn)的意思: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互相依赖。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心里(xīn lǐ)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意愿等。

鉴赏

这首《咏镜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镜子的独特魅力和它与人的亲密关系。诗人朱超通过“折药须自插,不用暂临池”开篇,以一种新颖的比喻手法,将镜子比作可以自我插入的药物,暗示镜子如同良药,能映照出人心的真实面貌,无需借助外在的池水或其他媒介来显现自己的形象。这种独特的视角,赋予了镜子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接着,“当由可怜面,偏与镜相宜”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镜子与人的紧密联系,它能够恰到好处地映照出人的面容,无论是喜怒哀乐,都能清晰呈现。这不仅体现了镜子的实用性,更蕴含了人与物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安钗钏独响,刷鬓袖俱移”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镜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钗钏的响动、鬓发的梳理、衣袖的移动,这些日常动作都与镜子产生了互动,反映了镜子不仅仅是静态的物品,而是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最后,“唯馀心里恨,影中恒不知”表达了镜子虽能映照外在,却无法洞察人心深处的情感和秘密。这句话既是对镜子功能的限制性描述,也暗含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镜子虽然能反映出人的外貌,但内心的痛苦、喜悦、疑惑等情感,却只能由自己去感受,镜子无从知晓。

整体而言,《咏镜诗》通过对镜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镜子的实用价值和美学意义,更深入探讨了人与物、内心与外在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类自我认知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朱超
朝代:南北朝

朱超(生卒年不详)仕梁为中书舍人。原有集,已散佚,今存诗十余首。
猜你喜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八赵君偶以微恙乘驼车而

高屋宽箱处豹裀,相逢燕市不相亲。
忽闻中有京华语,惊喜开帘笑杀人。

(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出山

燕疆不过古北关,连山渐少多平田。
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
橐驼羊马散川谷,草枯水尽时一迁。
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
力耕分获世为客,赋役稀少聊偷安。
汉奚单弱契丹横,目视汉使心凄然。
石瑭窃位不传子,遗患燕蓟逾百年。
仰头呼天问何罪,自恨远祖从禄山。

(0)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八定林院

定林两山间,崖木生欲合。
茅屋倚岩隈,重重阴清樾。
晨斋取旁寺,生事信幽绝。
吾人定何为,常欲依暖热。

(0)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二览辉亭

城里最高处,坡陀见一城。
山多来有绪,江远静无声。
歌吹风前度,楼台雨後明。
风光同楚蜀,聊此慰平生。

(0)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一白鹭亭

白鹭洲前水,奔腾乱马牛。
亭高疑欲动,船去似无忧。
汹涌山方坏,澄清练不收。
中秋谁在此,明月满城头。

(0)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四天庆观

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
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
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
孤坟吊遗直,狂闇闵元规。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