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古迹(gǔ jì)的意思: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虎啸(hǔ xiào)的意思:形容虎威猛的吼叫声,比喻英勇豪迈的气概。
恐动(kǒng dòng)的意思:指因害怕而动摇不安,心神不定。
片时(piàn shí)的意思:非常短暂的时间
樵客(qiáo kè)的意思:指以砍伐木材为生的人,也比喻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阳明(y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的阳光。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机智。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 翻译
- 在每个小亭稍作停留片刻,随即寻找古老的遗迹攀登山梯。
石头上秋天的色彩斑驳,苔藓痕迹显得古老,洞穴连接着云端,树影低垂入洞中。
樵夫走出树林被虎鸣惊吓,僧人靠近溪边聆听猿猴哀啼。
我吟诗想要追忆王阳明的事迹,却怕惊扰了山中的神灵,不敢题字留念。
- 注释
- 虚亭:小亭。
片时:片刻。
旋:随即。
古迹:古代遗迹。
石含秋色:石头带有秋天的色彩。
苔痕老:苔藓痕迹陈旧。
洞接云天:洞穴直通云霄。
树影低:树影低垂。
樵客:砍柴的人。
虎啸:老虎的吼声。
道人:僧人。
猿啼:猿猴的叫声。
阳明事:王阳明的事迹(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
不敢题:不敢题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尚仁的《游阳明洞天》,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阳明洞天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首句“每个虚亭坐片时”,写出了诗人游历过程中的悠闲心境,每到一处亭子稍作停留,欣赏美景。接着,“旋寻古迹上岩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好奇与探索。
“石含秋色苔痕老”描绘了石头上覆盖着苍翠的苔藓,仿佛带着秋天的色彩,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洞接云天树影低”则展现了洞穴深邃,与天相接,周围的树木倒映在水中,显得格外宁静。
“樵客出林惊虎啸,道人临水听猿啼”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了山林中的野趣,樵夫的意外发现和道人的静听,增添了神秘感和自然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吟边欲记阳明事,恐动山灵不敢题”,诗人表达出对王阳明(阳明先生)的敬仰,想借诗记录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却又担心自己的举动会打扰到山中的神灵,流露出一种谦逊和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阳明洞天为线索,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洞天的幽深与历史的沉淀,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深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贫士
深谷无炊烟,夕照返西峰。
草际隐茅舍,款户见一翁。
敛眸面尘壁,揖之前自通。
为言遭丧乱,少小儒且农。
公家税屡增,卖牛不足供。
失田兼鬻器,投老入蒿蓬。
短裋既无完,藜藿讵恒充。
老妻事辟纑,大儿行赁舂。
尝恐官吏役,追呼无所容。
上客倘归去,无令来者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