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八》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八》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

大期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期(dà qī)的意思:指期待、盼望的心情。

二老(èr lǎo)的意思:指两位年纪较老的人。

举似(jǔ sì)的意思:指事物相似或类似,可以拿来作为比喻或参照。

信然(xìn rán)的意思:形容言行真实可信。

一则(yī zé)的意思:表示只有一个例子或故事,用来说明或证明一个观点或道理。

注释
常佩:经常佩戴或牢记。
语:教诲或训诫。
举似:展示或举例给他人看。
刘潞州: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可能指的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这里泛指有学问的人。
大期:重要的日期或期望的时刻。
不复见:不再相见。
丙午: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指哪一年需要查考。
二老:指两位老人。
信然:确实如此,真的。
古丘:古老的坟墓,比喻逝去的人。
翻译
常常佩戴着堂上长辈的教诲,就像睢阳人向刘潞州展示一样。
期待的重逢不再有,在丙午年之后,两位老人真的成了历史长眠的古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元干创作的,上平江陈侍郎十绝中的一首。诗中的“常佩了堂一则语”表达了对朋友所说的承诺或赠言的铭记之情;“睢阳举似刘潞州”则是在比较两位当时文人的才华和地位,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文人之间互相欣赏的情感。

“大期不复见丙午”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时代交替、历史沧桑的哀愁。古代以甲子纪年,每六十年为一轮,因此丙午代表着一个循环。而“大期不复见丙午”则意味着某些重要的事情或契机不会再次出现,带有一种对过往时光不可重复的感慨。

最后,“二老信然成古丘”描绘了两位年迈之人在岁月流转中共同见证事物变迁,最终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一句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观照古今的哲理。整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蕴含了对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绿净轩

小小轩窗冷逼人,竹无俗韵水无尘。

正如芦苇潇湘浦,不见樊然花柳春。

(0)

益昌霪雨踰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保全居民复业运使国博喜而赋诗辄成三绝句以报来贶·其二

千仓积粟栋崔嵬,夜浸洪流亦殆哉。

不是脂膏天所惜,岂应水到却平回。

(0)

癸酉年梅花开已踰月而窗外黄菊方烂然

江梅久矣报涂粉,篱菊傲然方铸金。

岭外四时惟一气,难分冬雾与秋阴。

(0)

和潘仲严八绝·其一春晴

午梦悠飏一蝶轻,隔窗惊觉捣茶声。

偶然樽酒得佳趣,半夜花间灯火明。

(0)

送孔炳先归宜春

微吟五个字,客路惜年华。

人世谁无别,子行吾忆家。

湿云生竹菌,晴雪噤梅花。

明日烟波远,孤舟自煮茶。

(0)

望朝元阁

昔年曾上阁边行,步步凌霞出太清。

鹤驾不归云缥缈,凤箫空断目分明。

秦川错绣孤烟媚,渭水浮银落日横。

惆怅重游今未遂,参差天半望飞甍。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