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尽恰亭午,景长疑再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元(chū yuán)的意思:初元指事物刚开始形成或发展的阶段,也可以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出日(chū rì)的意思:指人出门、离开家乡或离开原来的地方。
黎明(lí míng)的意思:指天快要亮的时候,也常用来比喻希望的来临或事物发展的开始阶段。
勉勉(miǎn miǎn)的意思:形容勉强、勉力的样子。
神功(shé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非凡的功绩。
盛服(shèng fú)的意思:形容穿戴华丽盛装。
圣神(shè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神圣的气质或超凡的智慧。
舒迟(shū chí)的意思:舒适、安逸。
天咫(tiān zhǐ)的意思:天咫是一个古代神话中的词语,原指天空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后来引申为极远的距离或无法逾越的障碍。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玉烛(yù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珍贵。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调玉烛(diào yù zhú)的意思:指用美好的言辞来称赞或赞美人的美丽容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杰在乙丑年元日(农历新年)为祝寿而作,表达了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社稷的祈福。诗中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诗人身着盛装,向着东方的天空行礼,期待着寅时(清晨三至五点)太阳的升起。"舒迟"二字形象地写出日出的缓慢与宁静,"清淑艮来风"则寓含着春风的到来,象征着新的一年里清新祥和的气息。
"阴尽恰亭午",描述了太阳升高,阴霾消散,正午时分阳光普照的景象,寓意光明的到来。"景长疑再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觉得这一天似乎特别漫长,仿佛有两个中午一般。
最后两句"初元调玉烛,勉勉圣神功","玉烛"象征着光明和公正,诗人祈愿新的一年里国家治理得当,君王的智慧犹如明烛,指引国家繁荣昌盛,勉励圣明的君主继续努力,为百姓造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节日气氛,体现了诗人对新年的热切期盼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三白鹘屏事于景仁
双睛射空眼角耸,筋爪入节韝绦垂。
翅排霜刀毛缀甲,雪色愁突秋云披。
当时始得不知价,朝发海东夕九嶷。
世为奇俊玩不足,夺质移神归画师。
而今推尚深堂上,燕雀屏绝宁来窥。
画师黄荃出西蜀,成都范君能具知。
范云荃笔不取次,自养鹰鹯观所宜。
毰毛植立各有态,剜奇剔怪乃肯为。
寻常饲鹰多捕鼠,捕鼠往往驱其儿。
其儿长大好飞走,其孙卖鼠迭又衰。
范君语此亦有味,欲戒近习无他移。
新桂林户曹甘叔异过余于津亭留以小饮论文县僚有招之者遂败此兴既夕作诗呈之
平生所闻甘叔异,半日为泊宝气亭。
逢迎稍稍昏忘集,诵说矻矻文章听。
其谁呼渠红裙饮,遣我负此双玉瓶。
临流不寐待月上,漫见紫翠横山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