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哭 江 西 处 士 陈 陶 唐 /方 干 寿 尽 天 年 命 不 通 ,钓 溪 吟 月 便 成 翁 。虽 云 挂 剑 来 坟 上 ,亦 恐 藏 书 在 壁 中 。巢 父 精 灵 归 大 夜 ,客 儿 才 调 振 遗 风 。南 华 至 理 须 齐 物 ,生 死 即 应 无 异 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才调(cái diào)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风度。
藏书(cáng shū)的意思:指隐藏或保留书籍,比喻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巢父(cháo fù)的意思:指父亲长期在家中呆着,不务正业,不负责任。
大夜(dà yè)的意思:指夜晚很晚,夜深。
钓溪(diào xī)的意思:指通过适当的手段或方法,等待合适的时机,以达到某种目的。
精灵(jīng líng)的意思:形容聪明灵活,机智敏捷的人。
客儿(kè ér)的意思:指客人、外来的人。
南华(nán huá)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华夏人,也泛指南方人。
年命(nián mìng)的意思:年岁命运。
齐物(qí wù)的意思:指物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没有不和谐的地方。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没有矛盾。
天年(tiā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寿命,也可指人生的年华。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异同(yì tó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吟月(yín yuè)的意思:指在夜晚吟诵或吟咏月亮,形容人在寂静的夜晚思考、吟唱或赞美。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翻译
- 寿命终结天年已尽,隐居溪边吟月度日便成了老翁。
虽说他像古人那样墓前挂剑以明志,但也像藏书于壁的雅士般恬淡。
巢父般的高洁之魂归于永恒的长夜,门客之才情风范犹能振奋遗留的古风。
《南华经》中的至理教导我们应万物齐一,生与死本不应有区别对待。
- 注释
- 寿尽天年:指自然寿命结束。
命不通:命运无法延续,指死亡。
钓溪吟月:在溪边钓鱼、月下吟诗,形容隐居生活。
成翁:变成老人,这里指进入老年状态。
虽云:虽然说。
挂剑来坟上:典故,比喻不忘旧情或信守承诺,这里指保持高洁之志。
亦:也。
藏书在壁中:把书籍藏在墙壁之中,比喻学识丰富而不外露。
巢父:古代隐士,象征高洁不群。
精灵:灵魂,这里指高尚的精神。
大夜:永久的长眠,即死亡。
客儿:指有才华的门客或文人。
才调:才华和风度。
振遗风:振奋、传承过去的风气或精神。
南华至理:《南华经》即《庄子》,其中的深刻道理。
齐物:万物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生死:生存与死亡。
无异同:不应有不同对待,应视为同一。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哭江西处士陈陶》。从诗的内容来看,方干在吊唁好友陈陶之死,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朋友生前品格的怀念。
首句“寿尽天年命不通”,说明陈陶英年早逝,其生命如同断线一般,没有得到正常的延续。"钓溪吟月便成翁"则是说陈陶在世时,常于钓溪之畔吟咏明月,这一行为已然成了他的人生写照。
接下来的两句“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表达了对陈陶品行的赞美。"挂剑"和"藏书"都是形容其人格之高尚,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文雅的一面。
"巢父精灵归大夜"一句,则是在说陈陶的精神归于自然,他那清明的灵魂在夜色中与宇宙融为一体。紧接着“客儿才调振遗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要继承和发扬好友遗留下来的艺术精神。
最后两句"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则是在说南华子(庄周)所说的道理,是要求一切事物都应该达到和谐统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陈陶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死亡本质上平等看待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含蓄,意境深远,既有对逝者的缅怀,也有对生命哲理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索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日鹄山
合昏枝上数花白,领略山中每日看。
阅历春风人眼恕,相传此法度荒寒。
古乐府.鞠歌行
鞠歌胡然兮,邈予乐之不犹。
宵耿耿其尚寐兮,日孜孜焉继予乎厥修。
井行恻兮王收,曰曷贾不售兮,阻德音其幽幽。
述空文以见志兮,庶感通乎来古。
骞昔为之纯英兮,又申申其以告。
鼓弗跃兮麾弗前,千五百年,寥哉寂焉。
谓天实为兮,则吾岂敢,羌审己兮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