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三友(sān yǒu)的意思:指的是忠诚的朋友、互相帮助的伙伴,指以友情为基础的三个好朋友。
商榷(shāng què)的意思:商榷是指商议、讨论问题,特指对意见、观点进行辩论或争辩。
设教(shè jiào)的意思:设立教育机构,进行教育活动。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姓氏(xìng shì)的意思:人们的家族名称,代表着家族的血统和身份。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追陪(zhuī péi)的意思:陪伴在一起,跟随着一起走。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谢时臣山水》。诗中描绘了在一座茅草屋中,诗人与友人共同探讨学问的情景。"茅斋商榷共追陪",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简陋的茅屋中,围绕着学术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的场景。"更有高人杖策来",则增添了访客的神秘感,这位高人手持拐杖前来,似乎带来了更多的智慧和见解。
接下来的两句"三友设教寻姓氏,孰为松竹孰为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三友"指的是古代文人推崇的松、竹、梅三种植物,它们象征着高洁、坚韧和傲骨。通过询问"谁是松,谁是竹,谁是梅",诗人巧妙地将讨论引向了对人格品质的探讨,暗示了在追求学问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学问的热忱,还蕴含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赞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入松·其四大舆上人四十有赠
天宁寺里老藤枝,云板放参迟。
南湖烟水浮千顷,疏愣畔、梧蓧参差。
麈尾能谈五觉,橛头同访三支。
身轻唯许瘦筇知,僧腊正强时。
闲烧柏子香成篆,迦文外、儒墨兼师。
自愧石渠枯管,来赓松阁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