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道雪岑巅,师亡谁去禅。
层塔当松吹,残踪傍野泉。
唯嗟听经虎,时到坏庵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名为《哭宗密禅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的宗密禅师深切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鸟道雪岑巅,师亡谁去禅。”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雪后幽静的山林景象。鸟儿在白雪覆盖的高岭间飞翔,似乎也在询问现在宗密禅师不在人世,谁还能与之共修禅定。这里“鸟道”二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哀伤融为一体。
“几尘增灭后,树色改生前。”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消长的哲理。尘世间的往事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而大自然却在春秋更替中不断更新。这既是对宗密禅师去世的哀悼,也是对生生世世永恒循环的一种感慨。
“层塔当松吹,残踪傍野泉。”诗人眼前的景象是层叠的佛塔在风中摇曳,而曾经与宗密禅师共修之处,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旁边是一汪清泉。这些景物无不让人联想到已逝者。
“唯嗟听经虎,时到坏庵边。”最后两句诗中,“唯嗟”表达了深深的叹息和哀伤。在这破败的庵堂旁,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诵经声,这对于已逝的宗密禅师而言,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然而时光不待人,即便是这些残存的声音也逐渐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贾岛通过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笔法,表达了对宗密禅师不舍昼夜之哀,以及对于生命易逝、事物无常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