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这首元代杨载的《暮春游西湖北山》描绘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愁耳偏工著雨声”,以“愁耳”表达诗人内心淡淡的忧愁,却偏偏被雨声所触动,透露出一种敏感而深沉的情绪。次句“好怀长恐负山行”,流露出诗人对山行的喜爱,但又担心美好的心情会被琐事耽误。
第三句“未辞花事骎骎盛”,“骎骎”形容花开繁盛,诗人不舍得错过这大好春光。第四句“正喜湖光淡淡晴”,则转而描绘湖面在晴天下的宁静淡雅,让人心生欢喜。
第五句“倦憩客犹勤访寺”,写诗人游兴未尽,即使疲倦也仍频繁地探访寺庙,寻求片刻的宁静。第六句“幽栖吾欲厌归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甚至有些厌倦城市的喧嚣。
最后两句“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诗人看到田野间桑麦茂盛,樱桃和竹笋生机勃勃,不禁勾起对家乡的思念,感叹时光荏苒,又是一年过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情感丰富,意境优美。
紫阳汪大夫,未老先致事。
经营百年藏,结庵自休憩。
扁之曰退密,有取于《易系》。
相望千里余,一笑问以偈。
云何谓之退,密也果何地?
若言早休官,眼底非一二。
身虽似闲暇,心或未能止。
若言四大离,盖棺事则已。
纷纷长夜者,皆悟退密旨。
非但如上云,十目之所视。
夫人皆可能,何取密之义?
大夫天下士,未必只如此。
庵傍皆高山,庵外即清泚。
昼饥随粥饭,夜则伸脚睡。
平生易甘苦,一一皆梦尔。
不睹不闻问,从来白于水。
试语庵中人,如是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