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涂中即景》
《涂中即景》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溪边柳色露新芽,春透微波漠漠斜。

一阵随风香颇异,定知前面梅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jǐng
sòng / wángbǎi

biānliǔxīnchūntòuwēixié

zhènsuífēngxiāngdìngzhīqiánmiànyǒuméihu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前面(qián miàn)的意思:指在位置上或时间上位于前方或前部。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微波(wēi bō)的意思:微波是由“微”和“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泛指微小的波动或变化。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一阵(yī zhèn)的意思:短暂的一段时间

注释
溪边:指靠近溪流的地方。
柳色:柳树的绿色枝叶。
新芽:刚长出的新枝叶。
春透:春天的气息渗透。
微波:轻轻的水波。
漠漠:形容水波或光线扩散的样子。
香颇异:香气特别。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以其香气和美丽著称。
翻译
溪边的柳树上新抽出了嫩绿的芽,春天的气息透过微微荡漾的水面斜照过来。
一阵清风吹过,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香气,我断定前方必定有梅花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溪边的风光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柳树新芽初露的生机,以及微波荡漾带来的春意。柳色与春水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阵随风香颇异”一句,更是诗人感官体验的一次飞跃。他通过嗅觉捕捉到梅花特有的香气,而这香气又与众不同的,它预示着某种美好即将出现。这里,梅花的香气不仅是自然景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

“定知前面有梅花”一句,则是诗人内心所得的确定性和喜悦。在这句话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界深刻理解和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论文·其十九

散体工夫骈体才,汉唐而后两途开。

荆公新法延文字,急泪虽多总不哀。

(0)

西湖杂诗·其二

宋家行殿在杭州,人载西湖明月游。

灯市迥悬珠不夜,酒楼初散玉为筹。

于今几度蕲黄血,依旧一天花石秋。

堪叹角端啼未了,白头宫女泪空流。

(0)

浪淘沙

映水赤阑斜。且泊轻槎。万荷风定敛朝霞。

潭影空明亭四面,凉侵窗纱。玉宇占高华。

濠濮谁誇。何如一舸共浮家。

得似鸳鸯无别恨,醉月眠花。

(0)

正月十二日晨起作

昨夜萧萧风雨过,落花狼藉上庭莎。

故人别后论诗少,心绪春来中酒多。

纵饮已拚千日醉,劳生谁续百年歌。

怕临南浦销魂地,曾共江郎赋绿波。

(0)

安平乐慢.讲武寓目

玉帐花明,星门柳细,春郊绿满晴芜。

珠攒画戟,锦簇雕戈,甲光十里霜铺。

天半牙旗,看风雷嘘噏,龙虎腾趋。杀气日轮孤。

万人枪急声呼。

羡短箭轻刀,江东子弟,依然楚帐喑呜。

沧海静无波,打毬躤柳遍三吴。

落魄王孙,青衫冷、匣绣锟铻。

斜阳下、一编牛角、圯桥黄石公书。

(0)

满江红·其一送濂裔之粤用《南溪词》韵

君去珠江,山绕岸、绿阴浓涨。

正连夜、水添篙力,雨苏花恙。

诗向乳莺声里得,帆依远日红边上。

看低篷、拢处佛桑开,蛮姬饷。庾岭月,清光漾。

花田曲,清喉唱。更荔枝压酒,味逾家酿。

凤子茧圆纹胜锦,珊瑚网出枝堪杖。

快千年、重续稚川游,烟霞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