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残几欲尽,忽见恍如新。
老桂沈清影,馀辉扣半轮。
明似哉生际,光疑太逼真。
半轮(bàn lún)的意思:指不完整的月亮或太阳,也可用来形容不完整的事物或情况。
逼真(bī zhēn)的意思:形容非常真实,无法辨别真伪的程度。
恍如(huǎng rú)的意思:形容感觉犹如、如同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两头(liǎng tóu)的意思:既要兼顾两个方面或两个对象,不能偏袒一方。
如新(rú xīn)的意思:像新的一样,状态如初。
头玉(tóu yù)的意思:指人的首领或领导者。
纤纤(x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细小、细长、纤细。
向晨(xiàng chén)的意思:指向着早晨,比喻方向或目标明确,积极向前。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一钩(yī gōu)的意思:指一把钩子,比喻一种手段或方法。
妆楼(zhuāng lóu)的意思:指妇女的妆扮和楼阁,比喻虚有其表,外表美好而内里空虚。
这首诗描绘了接近黎明时分,残月依然挂在天边的景象。诗人以"近晦月犹在"开篇,暗示了月亮虽已接近晦日,但仍未完全消失。夜晚的萧瑟与即将破晓的氛围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
"已残几欲尽,忽见恍如新",形象地写出月亮残缺的状态,仿佛瞬间又焕发出新生般的明亮。接下来,诗人通过"老桂沉清影,馀辉扣半轮",将月光洒在古老的桂树上,描绘出清冷而宁静的画面,月光如丝如缕,勾勒出半个明亮的月牙。
"纤纤两头玉,皎皎一钩银",进一步细致刻画了月形,将其比喻为两端细长的玉和一弯皎洁的银钩,形象生动。诗人赞叹月光的明亮,认为它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显得格外真实。
最后两句"明似哉生际,光疑太逼真",表达了诗人对月光亮度的惊叹,觉得它如同生活中的明灯,甚至有些过于逼真。结尾处,诗人想象妆楼上的女子因月光而早起,误以为是佳人降临,增添了诗的意境。
总的来说,楼钥的这首《残月如新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黎明前残月的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微妙联想。
畴昔夏之夜,百虫无不鸣。
侵寻迫秋杪,惟有蟋蟀声。
微物乏巨喙,寒翅厉酸清。
露将化为霜,欲鸣声不成。
瓦石有深缝,缄默逃汝生。
不然且立死,焉问懒妇惊。
天地布肃令,讵别物重轻。
岂惟蝼蚁蛰,神龙亦潜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