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元 日 朝 宋 /梅 尧 臣 万 国 诸 侯 振 玉 珂 ,踏 云 朝 会 雪 初 过 。欲 闻 凤 管 天 边 度 ,数 听 鸡 人 楼 上 歌 。放 仗 旌 旗 方 偃 亚 ,回 头 宫 阙 更 嵯 峨 。谬 陪 王 属 曾 何 补 ,泛 泛 惭 同 上 下 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会(cháo huì)的意思:指朝廷上的会议,也泛指各种会议。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泛泛(fàn fà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没有具体的限定。
放仗(fàng zhàng)的意思:指战争或冲突中使用武器、兵器。
凤管(fèng guǎn)的意思:指才情出众的女子。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鸡人(jī rén)的意思:指胆小怕事、胆小如鸡的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踏云(tà yún)的意思:指行走轻盈、如踏在云彩上一样,形容轻松自在、飘逸的状态。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同上(tóng shàng)的意思:与上述相同或相似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偃亚(yǎn yà)的意思:指人的姿势或事物的摆放整齐而端正。
玉珂(yù kē)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仪表出众。
振玉(zhèn yù)的意思:振奋玉石,使之焕发光彩。比喻激励人才,使其施展才华。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 翻译
- 各国诸侯马蹄声中,踏着初雪朝见盛会。
想倾听凤凰笙箫从天边传来,又听见宫楼上鸡鸣声声。
放下仪仗,旗帜半垂,回首望去,宫阙巍峨壮观。
我误入此列又能有何作为?只是随波逐流,心中惭愧。
- 注释
- 振玉珂:形容马饰上的铃铛声,象征诸侯们的仪仗。
踏云朝会:比喻诸侯们乘马朝见,如踏云而来。
凤管:古代宫廷中用于演奏的乐器,象征尊贵。
鸡人:宫中报晓者,此处指报时的乐声。
偃亚:旌旗半垂,表示休息或礼节。
嵯峨:形容宫殿高大雄伟。
谬陪:谦辞,表示自己不配。
王属:王侯的僚属,指朝廷官员。
泛泛:形容随波逐流,无所作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在元日(春节)朝见天子的场景。首句“万国诸侯振玉珂”,以诸侯朝见的宏大场面开篇,象征着万象更新,各国官员身佩玉饰,步入朝堂。次句“踏云朝会雪初过”,形象地写出冬去春来,雪后朝会的清新景象,寓意着万象更新的气象。
“欲闻凤管天边度,数听鸡人楼上歌”两句,通过音乐和歌声的描写,渲染了宫廷的庄重与和谐气氛,暗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和庆典的进行。接下来,“放仗旌旗方偃亚”,描绘出仪仗队整齐有序,旌旗低垂的壮观画面,展现了皇家威严。
尾联“回头宫阙更嵯峨”进一步强调宫殿的雄伟壮观,而“谬陪王属曾何补,泛泛惭同上下波”则表达了诗人谦逊自省的态度,他意识到自己作为陪臣,对于国家的贡献微不足道,感到惭愧,只能随波逐流。
整首诗以朝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皇朝的敬意以及对自己地位的反思,体现了宋诗的含蓄和内敛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眉池行
当年游玩地,荒凉剩故园。
几湾深浅水,半亩月池存。
故老传遗事,盛衰安足论。
台榭今已墟,破闼为茅轩。
牛羊下日夕,老树擢貆猿。
明月映眉生,寒蚓诉秋繁。
破莲无完衣,露白咽孤鸳。
閒花恋旧蝶,寂寞落黄昏。
游鱼唼淰淰,故宅在藻蕴。
未若兹鱼乐,姁妪儿与孙。
荒塘稍延伫,流水声潺湲。
拟欲留题去,临题无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