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出阴关去,何人肯待君。
无青山拥晋,半浊水通汾。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离群(lí qún)的意思:离开群体,与众不同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少云(shǎo yún)的意思:少云是一个描述天空中云朵较少的景象的成语。它用于比喻事物的清晰明了,没有繁杂的纷扰。
雁塞(yàn sāi)的意思:形容道路狭窄,像雁嘴一样狭窄。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踏上旅途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首句“北出阴关去,何人肯待君”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离别之难和朋友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接着,“无青山拥晋,半浊水通汾”用景物描写渲染了离别的情绪,其中“无青山”暗示了一种荒凉与寂寞,而“半浊水”则增添了行旅之人的孤独感。
第三句“雁塞虽多雁,云州却少云”继续以景物来烘托离别的意境,“雁塞”指的是边塞的长城,此处比喻为雁过不绝,而“云州却少云”则是说即便是在多云之地,也难见到如朋友般亲近的人。这个对比更加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兹游殊不恶,莫恨暂离群”表达了诗人尽管暂时告别,但并不感到悲伤,因为这次旅行本身并无不快之处。同时,也希望朋友不要因为一时的分别而感到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定而深沉的情怀,是送别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佳作。
奇哉公之遗迹,伟哉公之高名。
手携天柱扶金阙,力挽沧波洗玉京。
雄裁早著龙图阁,妙策还存雁翅城。
明珠煜煜摇星斗,人言公实应其精。
香火先年崇报祀,至今兰若海心擎。
余也鼓棹破南溟,暂来蓬岛叩仙灵。
春禽想伴探花客,江水似和读书声。
渔人自得交唱晚,僧子入定却忘情。
自是天然图画趣,赠公千载作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