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翻花(fān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手法或技艺灵活熟练,变化多端。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来还(lái huán)的意思: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进行补救或弥补。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竹斋(zhú zhāi)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人的住所,也用来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新年之际探访离公禅师的场景,却未能如愿,只能在寺院周围徘徊,感受到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首句“无由拜兰若”,表达了诗人无缘得见禅师的遗憾,兰若是对寺庙的雅称,此处暗含对禅师的尊敬与向往。接着“犹阻说年新”则透露出新年之际未能交流祝福的失落感,一个“犹”字,强调了这种遗憾的持续性。
“师去不离寺,客来还傍晨”两句,通过禅师与来访者的时间安排,展现了寺院生活的规律与禅师的忙碌。禅师虽不在,但寺院生活依旧有序进行,这既是对禅师日常的描述,也暗示了禅师对寺院及佛法的执着与奉献。
“鸟翻花树雪,门掩竹斋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以鸟儿翻飞、雪花飘落、竹斋掩映于春色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一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禅师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自然界与禅宗哲学的融合。
最后,“童子何须问,东林这几人”两句,以童子的不解引出对禅师所在位置的疑问,同时也暗示了禅师在东林寺中的地位与影响。这里的“东林”并非实指,而是泛指禅师所在的寺院,通过童子的提问,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禅师身份和地位的敬仰,以及对禅宗精神的追寻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禅师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新年之际未能与智者交流的遗憾与期待,以及对自然与佛法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向以避俗居郡下者一年辱城中搢绅诸老时时见过招邀不勌盖经岁如一日也至是辞归因作此为别
碧水苍山本旧盟,风烟百里隔金城。
移居远地非无意,念我时来岂世情。
杖屦登高秋叶下,方舟竞渡夏云生。
归欤往事成追忆,相望惟凭鸿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