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辔(bìng pèi)的意思:两匹马并排行走,形容同心协力,齐心合力。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轺车(yáo chē)的意思:指豪华华丽的马车。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迁客(qiān kè)的意思:指迁徙的人或群体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未妨(wèi fáng)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行为没有什么妨碍,可以不必担心或介意。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 注释
- 古县:古代的县城。
初沉:开始下沉。
轺车:轻便的官车。
忽见寻:突然出现寻找。
迁客:被贬谪的人。
累:嫌弃。
故人:老朋友。
寒漏:寒冷的滴漏(计时器)。
挑灯:点燃灯火。
远砧:远处的捣衣声。
郏郊:郏县郊区。
并辔:并肩骑行。
妨吟:妨碍吟诵。
- 翻译
- 夕阳缓缓落下,忽然有使者来找我。
他们不因我是被贬之人而嫌弃,只识得旧日知己。
没有酒暖身,只能挑灯听远处传来的捣衣声。
即使在郏郊这千里之遥的路上,策马同行也能吟诗作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温馨的朋友相聚场景。开篇“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两句,通过对昏暗清晨和突然出现的马车声响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期待与惊喜交织的情境。这里,“古县”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而“轺车”则象征着朋友的到来。
接下来的“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深情厚谊。“不将迁客累”意味着并不将远道而来的朋友当做负担,而是真诚地接纳他们。这里,“故人心”指的是久违的亲朋好友之心,即那份久未相见但仍然深厚的情谊。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缺乏酒水却依旧享受着夜晚美好的情景。“无酒销寒漏”表明没有酒来消除寒冷和时间的流逝,而“挑灯听远砧”则是诗人即便是在简陋的条件下,也愿意点亮油灯,聆听远处传来的钟声。这两句通过对夜晚简单乐趣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郏郊千里路, 并辔未妨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无论距离多远,都不影响彼此情谊的坚持。“郏郊千里路”形象地描绘出友情跨越千山万水,而“并辔未妨吟”则显示了即便是在并驾马车行驶于艰难的小道上,诗人也依旧自在地吟咏着诗句。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心境和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相聚的珍视与享受,以及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杂咏
水漾秋光卵色天,夕阳明灭起炊烟。
疏花似穗曾相识,新月如弓绝可怜。
欲醉翻思缸面酒,不归空问橛头船。
今宵短梦知何处,绿水桥西老屋边。
雨行至通远驿
蛟龙徙窟穴,平地生湫渊。
奔湍挟劲驽,倒射千山穿。
玄云正朋兴,飞雨宙合悬。
下踏不测溪,上戴有漏天。
行与雷电斗,万足莫敢前。
沾涂蔽四体,耳目玩已偏。
愧闻叱犊声,力尽垄上田。
一饱庶可冀,前村有炊烟。
闵农·其二
三更炊饭四更起,入山采樵二十里。
樵归担向市中卖,杯盐升米养妻子。
夜来西风透骨寒,一家喜跃忘衣单。
橡林坠果纷满地,拾来可供三日餐。
侬家无田分外苦,何用劝农动官府。
山头垒石尚栽粮,贫人安得一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