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辰除夕·其二》
《庚辰除夕·其二》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棱撑余骨不胜裘,又说添庚到白头

日日衰容随病改,年年旅况付愁收。

笙歌上方辞腊,士马边间正佩钩。

春至九重雨露,敢辞膏血洒軥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春至(chūn zhì)的意思:春天到来

膏血(gāo xuè)的意思:指用尽心血、极其辛勤地努力。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棱撑(léng chēng)的意思:指用力使物体保持坚固、稳定的状态,比喻坚决支持或维护。

旅况(lǚ kuàng)的意思:旅途中的情况或状况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士马(shì mǎ)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士兵和马匹,也泛指军队。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庚辰年的除夕所作,名为《庚辰除夕(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联“棱撑余骨不胜裘,又说添庚到白头”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的无情侵蚀,身体日渐衰弱,仿佛支撑着残破之躯,连厚重的裘衣也无法抵御寒冷,更不用说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里的“棱撑余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衰老与疲惫,“添庚到白头”则预示着岁月的流逝,暗示诗人已步入老年。

颔联“日日衰容随病改,年年旅况付愁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每日面容因疾病而改变,年复一年的漂泊生活让愁绪无处不在,诗人通过“衰容”和“旅况”表达了自己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

颈联“笙歌天上方辞腊,士马边间正佩钩”对比鲜明,一方面天上人间欢庆辞旧迎新,歌舞升平;另一方面边疆将士们却正佩戴着武器,准备迎接新的战斗。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尾联“春至九重多雨露,敢辞膏血洒軥辀!”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新的一年里,面对可能的战事,也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生命,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这里的“春至九重多雨露”象征着新年的到来,万物复苏,而“膏血洒軥辀”则表明了诗人愿意以自己的鲜血保卫国家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位忠诚将领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塞蝉

塞榆雨霁流繁响,静听啁嘹亦自嘉。

蒙古不知虚体物,指声直谓是胡笳。

(0)

天成寺

盘涧千回岚翠重,到来古刹据芙蓉。

江山一览仍凭阁,风日初晴正柏冬。

泉似袪尘常挂箔,松如听法拟降龙。

小俄延复催归辔,清恋惟留云外钟。

(0)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十四裂帛湖光

湖名传日下,此日偶重题。

縠影风前裂,机声烟外低。

噞喁乐鲦鲤,翔翥集凫鹥。

讵止歌清浊,还因会筦倪。

(0)

夜雨

既渥思频沛,终然解我忧。

自天叨贶厚,入夜听声稠。

敢诩依旬瑞,真消数日愁。

漏钟窗外送,拟共号屏留。

(0)

饮栖性适朗鸣阴,园吏供粱向碧岑。

应署白衣学士号,半虽廊庙半山林。

(0)

暮春静宜园杂咏·其二

春霖优足心为慰,却亦无多畅胜游。

设使乘时亟行乐,应乖不息励先忧。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