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资水与邵水交汇,龙山横跨,与梅山相接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交融的画卷,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资水西来兼邵水”,开篇即点明了两条河流的流向,资水自西而来,邵水则与之交汇,两水相融,形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这里的“兼”字,不仅表现了两条河流的并行不悖,也暗示了它们在文化、地理上的相互融合。
“龙山横鹜际梅山”,接着描绘了龙山横亘于两水之间,与梅山相接的壮观景象。龙山的“横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脉的雄伟与延伸,而“际梅山”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山脉的连绵不绝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开阔、壮丽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壮美的山水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赞美。通过“资水”、“邵水”、“龙山”、“梅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也反映了他们对和谐共生、天地合一哲学思想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寓·其四十二
有国有家者,知人实为艰。
知人竟何为,乃在用舍间。
宵人不可用,用则秽清班。
君子不可舍,舍则槁空山。
子瑕据津要,伯玉甘退閒。
孰知贤不肖,治乱诚所关。
凤凰览德辉,一去不肯还。
豺狼卧当道,令我涕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