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放生玳瑁》,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放生玳瑁这一行为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首句“文身介族赋形殊”,描绘了玳瑁独特的外观特征——它们的背甲上有着美丽的花纹,如同文身一般,属于甲壳动物家族中的一员,与其它生物大相径庭。这里不仅赞美了玳瑁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次句“斗水焉能豢尔躯”,则表达了对玳瑁生存环境的关切。斗水,比喻微小的水量,这里用来形容玳瑁可能面临的生存困境。诗人以“焉能豢尔躯”(如何能够养活你的身躯)之问,流露出对玳瑁在有限资源中生存的同情和忧虑。
第三句“沧海放生吾意足”,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和慈悲的心态。诗人想象将玳瑁放归大海,认为这是最符合其自然本性的选择,也是自己内心感到满足的行为。这句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生命自由的尊重。
最后一句“报恩何敢望明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用“报恩”二字,表达了对玳瑁可能给予的回报的谦逊期待,但又不敢奢求如明珠般珍贵的回报。这种态度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谦卑认知,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
综上所述,《放生玳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探讨了人与自然、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生命时应有的态度和情感。它不仅是一首关于放生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邃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缝
薄罗衫子金泥凤,困纤腰怯铢衣重。
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
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捻弄。
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清平乐·偎红敛翠
偎红敛翠,尽日思闲事。
髻滑凤凰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绣衣独倚阑干,玉容似怯春寒。
应待少年公子,鸳帏深处同欢。
芳年妙妓,淡拂铅华翠。
轻笑自然生百媚,争那尊前人意。
酒倾琥珀杯时,更堪能唱新词。
赚得王孙狂处,断肠一搦腰肢。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