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的情感世界,细腻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爱情的深切渴望。
首句“阶前百卉傍人生”,以百花环绕阶前起兴,象征着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女子所处环境的静谧与美好。然而,“只耗春光不耗情”一句转折,揭示出女子内心的情感并非随春光流逝而减退,而是更加深沉与持久,展现出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内在情感力量。
“豆蔻相思应见泪”,运用豆蔻年华这一意象,比喻女子正值青春,却因相思之情而泪水涟涟。豆蔻花的美丽与女子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爱情带来的苦涩与甜蜜并存的复杂情感。
最后一句“花虽含笑不闻声”,通过花的“含笑”与“不闻声”形成反差,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沉默。即使外界看似平静和谐,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却无法被外界察觉,这种无声的痛苦与挣扎,更显其深沉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爱情边缘、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明代闺怨诗中常见的主题——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情感世界的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玉笥何鍊师·其二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
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
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
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
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
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
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
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
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
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
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
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留别义塾诸公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污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祇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勖学追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