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寒塞(hán sāi)的意思:形容寒冷到极点,使人感到凄凉、荒凉。
横行(hé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势力、行为或现象在某一领域内猖獗、肆意妄为。
虎落(hǔ luò)的意思:指强大的势力或人物遭受失败或衰落的情况。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虏尘(lǔ chén)的意思:指被俘虏的人,也用来比喻失败、被征服或受制于人。
青泥(qīng ní)的意思:指泥土的颜色呈现青绿色,形容土地肥沃。
誓师(shì shī)的意思:立下师徒之间的誓言,表示师徒关系的确立和决心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犀渠(xī qú)的意思:指山间的小道或山谷。
校尉(xiào wèi)的意思:校尉,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军事职位,指的是军队中的中级军官。
- 注释
- 黄纸:古代皇帝诏书用的黄色纸张,表示正式和尊贵。
君王诏:君主的命令或诏书。
青泥:指古代用于封缄信件的青色泥土,常用于官方文书以示郑重。
校尉书:校尉发出的书信或命令,校尉为古代军事官职。
誓师:军队出征前举行仪式,宣誓效忠,鼓舞士气。
张虎落:设置像老虎一样的防御工事,比喻坚固的军营或防线。
选将:挑选将领。
擐犀渠:穿上犀牛皮制成的铠甲,‘擐’是穿的意思,‘犀渠’形容铠甲的坚硬。
雾暗:大雾使视线模糊。
津蒲:渡口边的蒲草,常用来指示水边的地点。
天寒:天气非常寒冷。
塞柳:边塞的柳树,象征边疆的景物。
横行:纵横驰骋,形容军队行动迅速、所向无敌。
十万骑:形容庞大的骑兵部队,‘骑’指骑兵。
虏尘馀:敌人的残余势力,‘虏尘’比喻敌人,‘馀’即剩余。
- 翻译
- 皇上颁发了黄色的诏书,军官手持着青泥封的信件。
在军营中誓师,布置了防御工事,选拔将领穿上坚固的甲胄。
大雾笼罩,看不清渡口的蒲草;天气严寒,边塞的柳树也稀疏了。
大军浩荡,十万骑兵横扫前行,决心扫清敌人的残余势力。
- 鉴赏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位君王颁布诏书,命令将领准备出征的壮观场景。黄纸和青泥校尉书都是古代官方文书的象征,表明这是一个正式而严肃的军事行动。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则是对将士们进行誓言和选拔优质将领的描述,展示了战争前的紧张与郑重。
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是对出征时自然环境的描写。雾气笼罩,使得津渡变得模糊不清;寒冷的天气和稀疏的柳树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传达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艰苦。
横行十万骑、欲扫虏尘馀,则是对大军出征场景的描绘。十万雄厚的马匹横行于广阔的大地之上,表明了一种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敌人的决心摧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准备、自然环境和军队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观与严肃,以及士兵们对征战的坚定信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歌
管妙弦清歌入云,老人合眼醉醺醺。
诚知不及当年听,犹觉闻时胜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