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散 药 过 东 湖 戏 作 绝 句 寄 陈 巨 中 宋 /毛 滂 谁 为 苍 生 起 病 癯 ,参 军 药 裹 欲 何 如 。湖 东 道 义 为 针 石 ,不 用 先 生 肘 后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参军(cān jūn)的意思:指参加军队,成为军人。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道义(dào yì)的意思:指道德和义理,即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和正确行为的准则。
东道(dōng dào)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人或地方。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起病(qǐ bìng)的意思:指疾病初期的症状或发作。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药裹(yào guǒ)的意思:指用药物包裹或涂抹在伤口上,以治疗伤病。
针石(zhēn shí)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小、微不足道。
肘后(zhǒu hòu)的意思:指背后,暗中,秘密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的作品,题为《散药过东湖戏作绝句寄陈巨中》。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颇有深意。
"谁为苍生起病癯"一句,以问句形式出现,提出的是对人世疾苦的一种关切。在这里,“苍生”指代众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遍人类疾病的担忧。"起病癯"则是说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而生的疾病和痛苦。
"参军药裹欲何如"这句诗则进一步探讨解决这些疾病痛苦的手段。“参军”在此处可能指代医生或有治病能力的人,而“药裹”则代表着治疗的方法。整句话表达了对于寻找有效疗法的渴望和期待。
"湖东道义为针石"一句,"湖东"应指的是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道义"则是对某种道德或正义的称呼。而“为针石”则可能隐喻着治疗疾病的方法或工具。这里的“针石”可以理解为古代常用的医疗器具,如针灸等。
最后一句"不用先生肘后书","先生"在此处应是对医者的尊称,"肘后书"则是一种比喻,意指记忆中或传承下来的治疗方法。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既有医疗知识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新的探索和创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疾病与医治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类苦难的关怀以及对医学发展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