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庭佐弟·其二》
《寄庭佐弟·其二》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幸免鱼腹,更难骑虎头

少狂真忍耻,老退似包羞

蓬苇径非远,桑麻田可求。

浮生一箭速,火急为兄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包羞(bāo xiū)的意思:指因为自己的行为或言语引起羞愧而感到难堪的心情。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虎头(hǔ tóu)的意思:指强悍、勇猛的领导者或者首领。

火急(huǒ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迫或紧急。

麻田(má tián)的意思:指农田里的麻,比喻事物繁多、杂乱无章。

骑虎(qí hǔ)的意思:比喻陷入困境后无法回头,只能勉强应对。

忍耻(rěn chǐ)的意思:忍受耻辱,宁可忍受羞辱也不愿意失去面子。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幸免(xìng miǎn)的意思:避免遭受不幸或灾祸。

鱼腹(yú fù)的意思:指大海或江河的宽广和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寄庭佐弟(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庭佐的深切关怀与期望。

首句“幸免葬鱼腹”,以“葬鱼腹”比喻人生的不幸遭遇或死亡,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次句“更难骑虎头”,则以“骑虎头”象征困难重重或处境险恶,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不易。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生的艰辛与挑战。

接着,“少狂真忍耻,老退似包羞。”描述了人从年轻时的冲动与勇敢到年老时的收敛与内敛。年轻时的“忍耻”可能是因为无知或轻率,而年老时的“包羞”则可能是对岁月沧桑的无奈与接受。这种对比,反映了人生经历的复杂性和成长的过程。

“蓬苇径非远,桑麻田可求。”则转向对生活的实际考量,暗示了即使身处困境,也应寻找出路,追求稳定的生活。蓬苇代表简陋,但并非不可逾越;桑麻田则是希望与安定的象征。

最后,“浮生一箭速,火急为兄谋。”将人生比作快速流逝的箭矢,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并呼吁弟弟庭佐要珍惜时间,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这句话既是对弟弟的提醒,也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境遇、个人成长、时间紧迫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看月睡晚戏作

香火课夙兴,风月留晚睡。

直言散吏闲,亦未尽无事。

旧闻云台翁,高枕阅尘世。

至今青嶂间,鼻息乱松吹。

平生寡嗜好,所愿究此味。

千年一欠伸,笑看岩花坠。

(0)

春日杂题六首·其二

春雨路易乾,雨止即可行。

梅花落无馀,兰芽亦已生。

好鸟何山来,向我飞复鸣。

行矣东郊路,藉草作清明。

(0)

思北邻韩三翁西邻因庵主南邻章老秀才二首·其一

韩翁生不识官府,半醉长歌老烟浦。

因师老乃学长斋,白饭青蔬自炊煮。

二君要是可喜人,未尝一语欺其邻。

有过无过姑置之,后生孰能如此真。

(0)

高安州宅三咏·其二剑池

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岷。

毫发恐未尽,屠钓求隐沦。

今年独何幸,见此度世人。

夜深来较术,雷雨战江津。

(0)

雨晴步至山亭欲遂游东村不果

村陋垣屋颓,岁晚风雨横。

泥涂绝还往,飧粥养衰病。

药囊杂书卷,白发满清镜。

一榻卧兼旬,不践墙下径。

乌鹊忽报晴,霜重节候正。

厌供冻砚愁,颇动蜡屐兴。

山楹快远眺,松吹惬幽听。

地瘦药苗稀,叶脱木枝劲。

东村未为远,脚力不济胜。

三叹入荆扉,跏趺学僧定。

(0)

夜登城楼

上天何苍苍,四序浩旋斡。

异哉今年热,炊鬻不可活。

夜分睡复起,摇箑腕欲脱。

彊登城西楼,月露渺空阔。

凭栏弄清影,凉飔入蕉葛。

湿萤沾草根,惊鹘起木末。

亦知难久留,襟抱资一豁。

人事迭废兴,天理交予夺。

羲和不停驭,去若弦上筈。

此热会当衰,岁晚备裘褐。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