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巢邑》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巢 邑 宋 /吴 可 竹 杖 芒 鞋 蹋 短 蓬 ,没 篙 春 水 饱 帆 风 。两 关 三 寺 山 无 数 ,尽 在 蒙 蒙 烟 雨 中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穿越山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
“竹杖芒鞋蹋短篷”,开篇即营造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图景。"竹杖"指的是用竹子制成的手杖,常见于古代行者之手;"芒鞋"则是编织而成的草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亲近感受;"蹋短篷"则描绘了踏着稻草或野地的小道前行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描写了诗人的装束和行动,也隐喻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没篙春水饱帆风"一句,通过对比手中的竹杖与自然界的春水和风的力量,传递出一种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情怀。"没篙"意味着船只无需划桨,完全依靠水势前行;"饱帆风"则形象地表达了风力满足帆船航行的需要。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接下来的“两关三寺山无数,尽在濛濛烟雨中”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诗人的视角从近处推向远方。"两关三寺"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累,而"山无数"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片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而这些山川古迹都被笼罩在"濛濛烟雨"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迷离的意境。"濛濛"一词恰到好处地描绘了烟雨朦胧的氛围,让人不禁遐想无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它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