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脱惊涛恐,犹为曲木看。
《长滩》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长 滩 宋 /李 流 谦 乍 脱 惊 涛 恐 ,犹 为 曲 木 看 。昔 人 憎 胜 母 ,吾 亦 畏 长 滩 。
- 注释
- 乍脱:刚刚脱离。
惊涛:汹涌的波涛。
恐:恐惧。
犹为:仍然。
曲木:弯曲的树木,这里比喻险峻的地形。
昔人:古人。
憎:厌恶。
胜母:胜过母亲,古代的一种悖逆行为。
吾亦:我也。
畏:畏惧。
长滩:广阔的激流滩涂。
- 翻译
- 刚刚脱离汹涌的波涛,心中仍有恐惧未曾消散。
如同古人厌恶胜过母亲的行为,我同样畏惧前方广阔的激流滩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长滩》。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刻思想和对历史的反思。
"乍脱惊涛恐,犹为曲木看。昔人憎胜母,吾亦畏长滩。"
首先,"乍脱惊涛恐"表达了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波涛时所感到的恐惧和震惊,这里的"乍脱"二字形容声势之大,而"惊涛"则是比喻巨大的危险或困难。紧接着的是"犹为曲木看",这里的"曲木"象征着柔弱无力的状态。这两句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面对强大力量时,即便身处安全之地,也不敢轻视那股力量。
下两句"昔人憎胜母,吾亦畏长滩。"中,"昔人憎胜母"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话的意思是历史上的人们对于曾经的成功和强大都有着深深的忌惮。"吾亦畏长滩"则表达了诗人对“长滩”这一地名所蕴含的历史沉重感而产生的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和历史沉积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个人对于强大与成功的态度。通过这四句话,李流谦传达出了一种对过去胜利与母性权力(“昔人憎胜母”)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具有历史沉重感的地方(如长滩)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他对历史和自然力量深刻认识的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