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对比野火与佛火的不同景象,以及对高斋与四周山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然之境的深刻感悟。
首句“野火无光佛火红”,以“野火”与“佛火”形成鲜明对比,野火在自然界中往往代表着破坏与毁灭的力量,而佛火则象征着光明与救赎。这里的“无光”与“红”形成强烈反差,暗示了自然界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次句“高斋不语四山空”,“高斋”指的是高处的书房或禅室,此处“不语”既指环境的寂静,也暗含了内心的沉思与超脱。四山的“空”字,不仅描绘了山林的空旷,更寓意着心灵的空灵与宇宙的广阔。
第三句“门非剥啄时闻响”,“剥啄”本是敲门声,这里用来形容门的突然响动,却并非寻常的敲门声,而是某种不期而至的神秘响动,暗示着意外的事件或灵感的降临。
最后一句“黄耳原来解吐风”,“黄耳”可能是指狗,古代有“黄耳传书”的故事,这里借以表达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或理解力。此句中的“吐风”可能是比喻性的语言,暗示着某种深刻的领悟或启示,如同风一般自由地传达给读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超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中偶然事件的敏感捕捉和独特解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星蚀月
入夜荧荧一星白,含光吐耀精神发。
谁从海外亲见之,飞来蚀我瑶台月。
是时青天万里明,纤尘不染银河清。
三台四辅环斗极,妖星敢尔殊堪惊。
广寒香风结桂子,枝叶青葱竟何似。
吴质有斧不驱除,紫府仙人应罪尔。
或言黄河水气乘太阴,东南此岁防秋霖。
不然贼星犯两曜,奸民啸聚相侵陵。
世间久已无甘石,天象渊微那可测。
圣人清静在宫中,慎毋妄言干斧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