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其六》
《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其六》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驰道平如掌,金舆向日移。

画桥树影,粉槛压花枝。

展席鸥相近,回鞭鹤未知。

故人诗句好,尽得写清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驰道(chí dào)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行驶的宽阔道路。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画桥(huà qiáo)的意思:指用笔墨勾画出的桥梁,比喻用文字或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联系。

金舆(jīn yú)的意思:形容人的声誉很高,受人景仰。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相近(xiāng jìn)的意思:指非常接近,相似。

向日(xiàng rì)的意思:指向着太阳的方向,比喻积极向上、向着光明的方向努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秋季陪同驾乘游览太液池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壮观与奢华。

首句“驰道平如掌”,以“平如掌”形容驰道的平整宽阔,展现出道路的宏伟与规整。接着,“金舆向日移”一句,以“金舆”指代皇帝乘坐的华丽车辆,而“向日移”则描绘了车辆在阳光下缓缓移动的场景,既体现了皇家出行的尊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画桥低树影,粉槛压花枝”两句,通过“画桥”与“低树影”的结合,以及“粉槛”与“压花枝”的描绘,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园林景观图。画桥映衬着低垂的树影,粉饰的栏杆似乎压住了盛开的花朵,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审美情趣。

“展席鸥相近,回鞭鹤未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家出游时的和谐氛围。鸥鸟在展席旁悠闲地飞翔,似乎与人亲近;而远处的鹤,或许并未察觉到这番景象,仍在自由自在地翱翔。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皇家出游的宁静与祥和。

最后,“故人诗句好,尽得写清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句的赞赏之情,认为其能恰当地描绘出这次出游的清奇景色。这一句不仅是对友人诗歌艺术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出游经历美好回忆的总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皇家出游的盛况,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省躬诗·其九十七

事不问巨小,身在思有济。

庸庸偶其间,何殊匏之系。

(0)

省躬诗·其九十五

天下极难事,取土益高陵。

千秋华岳顶,帝座几人登。

(0)

省躬诗·其三十三

困来宁退休,倦容勿对客。

勿易吐肝胆,而令辞气迫。

(0)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一

昨晨一齿落,今晨目茫茫。

两体似共期,衰岁行相将。

胡不当壮盛,勉学如不遑。

此君否大嚼,落齿应未妨。

目茫阻诵读,何以睹虞唐。

世态多变幻,崎岖繁眦眶。

便可昏昏然,且免窥雌黄。

(0)

戊寅正月寿张华东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订观海之约·其一

宦海同游五十年,归来衰鬓各皤然。

于今抛却人间事,共向王乔问大还。

(0)

戊午吟·其十四

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

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

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