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耳鸣》,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以耳鸣这一常见现象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首句“耳内真何有,年来解作声”开篇即提出疑问,耳内究竟有何物,为何能发出声音?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也是对生命体验的反思。接下来,“磬乎时殷殷,蝇也只营营”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耳鸣的声音比作磬声和苍蝇的嗡嗡声,生动地描绘了耳鸣的节奏和特点,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琐碎事务的干扰和内心的烦躁不安。
“稍向喧中息,知从甚处生”则进一步揭示了耳鸣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诗人似乎在说,耳鸣在喧嚣中渐渐平息,那么它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这里不仅探讨了耳鸣的物理成因,也触及了心灵层面的共鸣,引发读者对自我内心状态的思考。
最后,“天应怜寂寞,将尔当箫笙”一句,诗人以浪漫的想象,将耳鸣视为上天的恩赐,将其比作箫笙之音,既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也寄托了对孤独心灵的慰藉。这一句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哲学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耳鸣这一日常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传达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世界独到的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巳玄圃宣猷堂禊饮同共八韵诗
绮殿三春晚,玉烛四时平。
藤交近浦暗,花照远林明。
百戏阶庭满,八音弦调清。
莺喧杂管韵,钟响带风生。
山高云气积,水急溜杯轻。
簪缨今盛此,俊乂本多名。
带才尽壮思,文采发雕英。
乐是西园日,欢兹南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