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明妃曲》是清代诗人周馨桂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故事。诗中以“漠北称臣绝战争”开篇,巧妙地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历史背景与和平主题相融合,暗示了通过和亲政策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
接着,“岂同高祖困平城”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王昭君的命运与汉高祖刘邦在平城被围困的往事进行对比,强调了王昭君虽然同样面临艰难处境,但其选择和行动却展现了不同寻常的勇气与智慧。
“君王不重倾城色,任尔琵琶谱怨声”则是全诗的核心,通过对君王态度的描述,揭示了王昭君内心的情感世界。这句话不仅表达了王昭君被迫远离故土、远嫁异域的无奈与痛苦,也暗含了对君王决策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明妃曲》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再现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还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人性以及个人选择与国家大局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始生之日石子寿以诗所以相属这意再三甚厚饮
五月居山书清永,槐度微风舞疏影。
儿童喜我悬弧长,洒扫庭除具盘皿。
烹凫隽鹄未易辨,肴核随时享桃杏。
颇当杯杓念吾亲,每岁在旁珠炯炯。
今兹坐席小暌异,便觉亲朋欢意冷。
远烦浓粉砑蛮笺,细写亲书过修岭。
堂中久阙起予论,遽此读之双眼醒。
遐年厚福定由天,嘱我既勤当谨领。
永怀嘉意不能休,少慰蓼莪心耿耿。
为君尽放酒杯深,搔首浩歌成酩酊。
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尝随先生读书岳麓山法华
愚翁髫髦昔垂耳,曾向华台借窗几。
小冠短褐随先生,风雨孤灯读经史。
气粗胆大眼无人,拔擢犀象角连齿。
那知物外有沆瀣,但欲书中觅青紫。
尝持杯酒望高城,吊彼洛阳年少子。
棘闱裹饭三十年,百炼自知俱绕指。
后来脚蹈官职场,恩重如山报无几。
今兹疏发蓬霜颠,踪迹旧游真愧耻。
一松一石如雅故,应笑愚翁今乃尔。
愚翁明日便南去,岁月曷其重致此。
凭栏之恨在无言,珍重湘西山与水。
窗前种小梅树今年未著花但春来绿阴乱眼每过
水边移得竹边栽,树小条新花未开。
绿叶参差须细看,尚疑低处有青梅。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葛亮公谈
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
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
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
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
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
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
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
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
事无产阶级一切法,万物皆具足。
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
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
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
无尽如虚空,生灭自兴伏。
贞尝无动摇,坚固莫摧辱。
文字遂因依,清凉逼炎酷。
吾文稽儒书,如彼庄周属。
亦谓忠信人,水火不能毒。
矧此微妙语,天人共归宿。
岂容轻破坏,一概随土木。
想当妖焰燃,人惊鬼神哭。
烟消火力寒,拨灰开韫匵。
告尔缁衣流,营个愈宜笃。
当求琅玕类,刳以函其牍。
铁谡字画泯,不可事观读。
目击道犹存,况复具输毂。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葛亮公谈》【宋·郑刚中】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事无产阶级一切法,万物皆具足。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无尽如虚空,生灭自兴伏。贞尝无动摇,坚固莫摧辱。文字遂因依,清凉逼炎酷。吾文稽儒书,如彼庄周属。亦谓忠信人,水火不能毒。矧此微妙语,天人共归宿。岂容轻破坏,一概随土木。想当妖焰燃,人惊鬼神哭。烟消火力寒,拨灰开韫匵。告尔缁衣流,营个愈宜笃。当求琅玕类,刳以函其牍。铁谡字画泯,不可事观读。目击道犹存,况复具输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567c694a196bb8879.html
登岳麓法华台岳兵火后寺已两创惟台为旧物当
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
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
区区独恨恩难报,负岁无言志已颓。
退宿道相愁不寝,四檐春雨杂惊雷。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