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四首·其三》
《颂古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释道昌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光非照境境非存,光境俱忘复是痕。

百鸟不来春已老,落华流水绕江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鸟(bǎi niǎo)的意思:形容鸟儿争飞的热闹景象。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光与境的关系,以及自然景象中蕴含的哲理。

首句“光非照境境非存”表达的是光并非仅仅照亮环境,环境的存在也不依赖于光的照射。这里暗示了光与境的相互独立,同时也揭示了万物相对性的一面,即没有固定的实体可以孤立存在。

次句“光境俱忘复是痕”进一步深化这一思想,当光和境都被忘记,不被感知时,它们留下的痕迹仍然存在,可能是指心灵的体验或感悟,超越了具体的物质世界。

后两句“百鸟不来春已老,落华流水绕江村”描绘了一幅春天消逝、万物凋零的画面,鸟儿不再飞来,落花随流水漂泊,环绕着江边的村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含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光境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存在的本质和时间的无情,体现了禅宗崇尚的空灵境界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道昌
朝代:宋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猜你喜欢

兄寿弟

再岁佳辰捧寿卮,今年清梦浙江湄。

鹡鸰地冷真堪□,鸿雁云飞会有时。

芍药泛杯犹共醉,梅花照座可重期。

直须千岁州成日,铜狄摩挲世自知。

(0)

西江月

渺渺西江流水,翩翩北客征帆。清秋月影浸人寒。

云净碧天澄淡。飘泊道途零落,疏慵鬓发䰐鬖。

从来涉世戒三缄。只好随时饮啖。

(0)

留春令·其三梅

玉清冰瘦,洗妆初见,春风头面。

等得黄昏月溪寒,爱顾影、临清浅。

历尽冰霜空羞怨。怨粉香消减。

江北江南旧情多,奈笛里、关山远。

(0)

蔡山渡

江上人家破竹门,潮来水长浸篱根。

鲚鱼一尺枇杷小,放溜船来酒满尊。

(0)

港口野步怀归

天宇空青晚更佳,溪头滑石路攲斜。

山深苦竹方抽笋,日暖甘菘始放花。

莎草墙垣沾燕屎,棘针篱落聚蚕沙。

预知半夏当归去,栀子开时应到家。

(0)

月宫沙戏

兔舂金臼药,幻出广寒宫。

时听数声响,皆归一转功。

云霄大境界,几案小屏风。

何独沙为戏,人间万事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