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重过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一处荒废的皇家园林时的情景,通过风雨中的陵墓和自生自长的春草,以及传说中哭泣的宫女,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
首句“隔江风雨动诸陵”,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江面波涛汹涌的画面,诸陵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孤寂,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次句“无主园池草自春”,则转而描写皇家园林虽已荒废,但春天依然到来,草木自生自长,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不屈。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也映射出人类文明的短暂与脆弱。
后两句“闻说就中谁最泣,女冠犹有旧宫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听说在这片废墟中,或许有人最为哀伤,或许是曾经的宫女,她们或许仍在怀念往昔的荣华。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宫女的哭泣,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衰败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居宁画草虫
古人画虎鹄,尚类狗与鹜。
今看画羽虫,形意两俱足。
行者势若去,飞者翻若逐。
拒者如举臂,鸣者如动腹。
跃者趯其股,顾者注其目。
乃知造物灵,未抵毫端速。
毗陵多画工,图写空盈辐。
宁公实神授,坐使群辈伏。
草根有纤意,醉墨得已熟。
权豪不可致,节行今仍独。
王祁公北园
园林多高樛,园卉多芳柔。
红紫经几春,青枯经几秋。
我至每怀浮觞之卿翁,但见浮觞之水汩汩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门世世生贤侯。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记,又非家鸱啸凤皇楼。
洛阳城中亦有园与宅,常同欧阳翰林携酒游。
竹閒池馆遗翠羽,户外杨柳系紫骝。
今嗟齿似旧屐作博士,嘉趣只与心相仇。
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
归来作此辞,且应主人求。
川上田家
斜光隔河明,入照桑柘下。
皋垄生麦苗,青青尚堪把。
远见牛羊归,相亲童稚野。
醉歌秋草间,颇与世家寡。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自我河桥来,清话殊未已。
亟言阅通畴,晨驾遂遵彼。
尺书忽见遗,经由皆可纪。
草草始辞家,匆匆渡河水。
前村客心速,入暮阴风起。
脩路隘且长,疲骖未能止。
茅居聒夜舂,寒犬吠墟里。
明发西北行,岗峦踰迤逦。
丛蓁但蒙密,未见山中美。
谷开逢邑闾,岂谓连都鄙。
冠带一二同,麇麋左右比。
问子奚所之,俛眉聊启齿。
瞥往登天坛,烟云随步趾。
傍临日观低,却望嵩丘迩。
屑屑视尘埃,纷纷若蝼蚁。
便有林壑心,期将荣宦委。
我昔爱青苍,无时常徙倚。
今朝羡君游,胜事空耸企。
徒嗟黄绶身,莫接青霞轨。
安得凭羽翰,幽怀寄如此。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宋·梅尧臣】自我河桥来,清话殊未已。亟言阅通畴,晨驾遂遵彼。尺书忽见遗,经由皆可纪。草草始辞家,匆匆渡河水。前村客心速,入暮阴风起。脩路隘且长,疲骖未能止。茅居聒夜舂,寒犬吠墟里。明发西北行,岗峦踰迤逦。丛蓁但蒙密,未见山中美。谷开逢邑闾,岂谓连都鄙。冠带一二同,麇麋左右比。问子奚所之,俛眉聊启齿。瞥往登天坛,烟云随步趾。傍临日观低,却望嵩丘迩。屑屑视尘埃,纷纷若蝼蚁。便有林壑心,期将荣宦委。我昔爱青苍,无时常徙倚。今朝羡君游,胜事空耸企。徒嗟黄绶身,莫接青霞轨。安得凭羽翰,幽怀寄如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967c6e2895f8e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