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辩疑赠献甫》
《辩疑赠献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

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

趋仁不顾义,非是助狗猖。

吾今不疑仁,仁义何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ànzèngxiàn
sòng / méiyáochén

féngfèigǒuchuízhìgǒukuáng

chìgǒufèiyángǒuliáng

liánggǒuwàngfèihǎoyánxiáng

yánnǎirénzhīchìnǎisuǒdāng

rénfēishìzhùgǒuchāng

jīnrénrénjiēf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吠狗(fèi gǒu)的意思:指无事生非、无缘无故地惹事生非。

好言(hǎo yán)的意思:说话温和、和善。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注释
客:客人。
吠:叫唤。
箠:鞭子。
叱:呵斥。
良:善良。
妄:随意。
详:详细。
趋:趋向。
义:正义。
猖:嚣张。
疑:怀疑。
妨:妨碍。
翻译
一位客人遇到狂吠的狗,没有鞭子来约束它的狂性。
一位客人呵斥狗叫,另一位则说这只狗其实并无恶意。
良善的狗怎会胡乱吠叫,好言相劝却难以详尽说明。
言语体现了仁爱的方向,呵斥则是正义应有的行动。
追求仁德的人可能忽略了正义,但这并非助长了狗的嚣张。
我如今并不怀疑仁爱,仁与义的存在并不会互相妨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辩疑赠献甫》,通过三个场景来探讨仁与义的关系。首句以"一客逢吠狗"起,形象地描述了遇到一只狂吠的狗。接着,两位客人对待狗的不同态度形成对比:一位没有工具制止狗的狂吠,另一位则呵斥狗的行为,认为它是良善的;还有一位认为狗的吠叫并非无缘无故,好的言语可能无法完全消除误解。

诗中强调"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指出言语可以引导人向善,而呵斥则是维护正义的必要行动。然而,如果过于追求仁慈而忽视了正义,就不是在帮助狗,反而可能助长其嚣张。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即使在面对仁义抉择时有所疑惑,他仍然坚信仁义并存并无妨碍。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揭示了道德伦理中的权衡和选择,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哲理性和思辨性。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饮谭子钦斋

取次梅花放,樽前白雪楼。

人非分洛蜀,才岂逊曹刘。

姜桂存馀辣,芝兰忆旧游。

文章千古事,未许卧南州。

(0)

九日登浮屠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

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

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0)

谢徐容斋送米

米囊入户甑无尘,一室欢声四壁春。

高廪如山堆积者,肯思白发老人诗。

(0)

红梅

寿阳曾点额,脂粉带馀馨。

晴雨看如醉,冰霜冻不醒。

溪清羞洁白,色艳易飘零。

桃杏休相忌,东君眼自青。

(0)

句·其五十八

扁舟兴尽且休去,五岭以南皆洞庭。

(0)

句·其五十

道近可怜驽马骏,时平不见布衣雄。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