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常畏人,阴过不畏已。
人目当其丽,吾目当其鄙。
阴过(yīn guò)的意思:指坏事或不好的事情已经过去或已经解决。
这首诗通过对比“阳过”与“阴过”的不同态度,以及人与自我在他人眼光下的不同感受,展现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审视的主题。
“阳过常畏人,阴过不畏已。” 阳光之下,人们往往小心翼翼,害怕他人的目光和评价;而在阴暗中,则更加自由自在,不那么在意自己的形象或行为。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人们在不同情境下心理状态的变化。
“人目当其丽,吾目当其鄙。”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当他人以美丽的眼光看待自己时,个体可能会感到欣喜和自信;反之,当自我审视时,可能会发现更多的不足和缺陷,产生自卑感。这反映了人类对于外部评价的依赖以及自我认知的复杂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与外界影响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心理状态的微妙变化。它鼓励读者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认识到在追求外在认可的同时,也应重视内在的成长与自我接纳。
绮梦欺鹃,芳心忏蝶,夜来无数残红。
恨纻衣频剪,小院人空。
燕子归来相唁,香魂断、嫁与东风。
愁无据、狸奴未省,暗蹴鞋弓。匆匆。
昨宵私饯,乍撇了红楼,恩淡愁浓。
祝明年再见,私语哝哝。
阑角夕阳痕腻,青苔褥、暖衬蒙茸。
恹恹思、蓦禁风刬,卷上郎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