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蒙润芽应长,百鸟迎光舌自开。
静把好香焚一炷,閒将古教阅周回。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百花园中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首联“雨后泉声吼似雷,中天晴照逼窗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雨水过后,泉水奔腾,其声音犹如雷鸣,响彻山谷;而天空放晴,阳光穿透云层,强烈地照射进窗户,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温暖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动态描写,展现了雨后阳光的明媚与生机。
颔联“千林蒙润芽应长,百鸟迎光舌自开”,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植物生长和鸟类活动的情景。千林之间,经过雨水的滋润,新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百鸟在阳光下欢歌,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仿佛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这两句通过“蒙润”、“芽应长”和“迎光”、“舌自开”,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和谐共生。
颈联“静把好香焚一炷,閒将古教阅周回”,转而描写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对知识的追求。诗人静静地焚香,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同时翻阅古籍,汲取智慧。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尾联“门前滴尽千峰翠,分付门人莫浪猜”,则以门前的景色收束全诗。雨后的山峰被雨水洗涤得更加翠绿,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了一般。诗人嘱咐门人不要随意猜测或解读这幅画面背后的意义,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百花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知识追求及生活哲理的思考。
两朝纶阁谨无过,况复芸窗藉琢磨。
此日兰舟归意定,一时翰苑怅思多。
善娱乡党销閒昼,稳趁帆风送去波。
南国诗人应面晤,为询食履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