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念李斯首,不及严光足。
斯首不自保,光足舒帝腹。
我心异老聃,惊宠不惊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的《寓兴七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李斯和严光两位历史人物为典故,进行了一番深沉的感慨。李斯辅佐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但最终因权势而身败名裂,反不如严光选择归隐,得以保全自身。诗人表达了对李斯命运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严光淡泊名利生活的羡慕。
"每念李斯首,不及严光足",诗人强调了严光的选择更胜过李斯的功业。"斯首不自保",暗指李斯因权势过大而不能自保,与严光的"光足舒帝腹"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象征着无欲无求的自在生活。接着,诗人表明自己心境不同于老聃(道家代表人物),对于荣华富贵既不惊也不辱,更注重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岂敢示他人,吟之将自勖",诗人表示不会把这些感慨外露,而是通过诗歌自我勉励,保持内心的独立和清醒。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