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钟 主 簿 父 子 宋 /刘 克 庄 旗 铃 接 迹 向 西 驰 ,丹 桂 灵 椿 并 一 时 。竞 说 郎 君 能 跨 灶 ,顿 令 老 子 欲 苔 儿 。妙 年 不 患 锥 无 颖 ,前 辈 曾 言 木 就 规 。相 国 晏 公 元 楚 产 ,何 须 千 里 远 求 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患(bù huàn)的意思:不为所困扰,不为所担忧。
丹桂(dān guì)的意思:丹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成语,意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它象征着高雅、美丽和荣耀。
公元(gōng yuán)的意思:公元是指公历纪年的起点,即西元纪年法中的公元。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接迹(jiē jì)的意思:接触痕迹,寻找线索
跨灶(kuà zào)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在两个家庭或两个单位中分别担任要职。
郎君(láng jūn)的意思:指年轻的男子,常用来指代丈夫。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灵椿(líng chūn)的意思:灵椿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的才能或道德品质超群,非常出色。
妙年(miào nián)的意思:指年少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美好时光。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相国(xiàng guó)的意思:相国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有能力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远求(yuǎn qiú)的意思: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远距离寻求、追求。
- 注释
- 旗铃:可能指装饰性的旗帜和铃铛,用于形容队伍的行进。
丹桂:指秋季开花的桂花,象征高雅。
灵椿:古代神话中的长寿树,象征长寿。
跨灶:比喻人的才能出众,能胜任重要职务。
老子:古时对父亲的尊称。
锥无颖:比喻才华未显,需要磨炼。
木就规:木头按照圆规形状加工,比喻人通过学习和磨砺变得有规矩、有成就。
相国: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晏公元楚产:晏平是楚地出身的人才。
千里远求师:形容寻求贤能之人或知识的长途跋涉。
- 翻译
- 旗帜和铃铛连接着向西疾驰,丹桂和灵椿一同盛开。
人们竞相称赞郎君能像跨灶神一样有才华,这立刻让老父亲也想责打儿子一番。
年轻时不必担心没有突出才能,前辈曾说过木头经过磨砺也能成器。
相国晏平是出自楚地的人才,何必千里迢迢去寻找老师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场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亲密而又充满智慧。首句“旗铃接迹向西驰”通过军队行进的声音生动地展示了古代官员出行的情形,接着“丹桂灵椿并一时”则描写了一家人的和谐与繁盛,丹桂象征着高贵与美好,灵椿则寓意长寿。第三句“竞说郎君能跨灶”,表达了儿子们的才华横溢,甚至能够超越父亲,而“顿令老子欲笞儿”则透露出父亲对孩子们既自豪又严厨的一面,愿意用鞭策教育他们。
接着,“妙年不患锥无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横溢的时光毫无遗憾,而“前辈曾言木就规”则提醒我们古人智慧,树木成材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这里比喻着教育子女须有规矩。最后,“相国晏公元楚产,何须千里远求师”,诗人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必远方寻找教师,因为家中的长辈,如同国家的重臣,已经充当了最好的老师。
全诗流露出对家庭美满生活和教育理念的赞颂,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智慧传承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意难忘.过庐陵用美成韵
魏紫姚黄。属吟翁管领,曾醉春觞。
盟寒钗凤股,灰冷宝猊香。前事远,此心凉。
去也棹沧浪。把年时、芳情付与,鸳颈交相。
灯前吊影成双。叹星星丝鬓,老矣潘郎。
愁偏欺客枕,样不入时妆。尘面目,铁心肠。
归隐又何妨。小滩头、曲竿直钓,谁识严光。
游濂泉
星岩高哉不知其几千丈兮,下有儒宫上接青云梯。
绿凹凿破冰泉冽,泉以濂名宗濂溪。
濂翁去今凡几载,一脉流通无窒碍。
光风霁月此山中,景物因人成胜概。
亭翼翼,水泠泠,一清不著点子尘。
眼前色色俱呈露,何必解兰缚尘缨。
君不见孤山六一泉,砚州包公井。
君子之泽深且长,清风千古霜凛凛。
我欲采薇隐此山,祇恐林惭涧恧锁松关。
我欲祠下笔一词,又恐寒泉痛洗凝之诗。
解襟坐石濯清泠,一歃寒冰和露饮。
雪我酒肠霜诗脾,此身疑在神仙境。
倩君为问玉皇借玉鞭,鞭起睡龙骑上天。
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蛮烟。
《游濂泉》【宋·赵必?】星岩高哉不知其几千丈兮,下有儒宫上接青云梯。绿凹凿破冰泉冽,泉以濂名宗濂溪。濂翁去今凡几载,一脉流通无窒碍。光风霁月此山中,景物因人成胜概。亭翼翼,水泠泠,一清不著点子尘。眼前色色俱呈露,何必解兰缚尘缨。君不见孤山六一泉,砚州包公井。君子之泽深且长,清风千古霜凛凛。我欲采薇隐此山,祇恐林惭涧恧锁松关。我欲祠下笔一词,又恐寒泉痛洗凝之诗。解襟坐石濯清泠,一歃寒冰和露饮。雪我酒肠霜诗脾,此身疑在神仙境。倩君为问玉皇借玉鞭,鞭起睡龙骑上天。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蛮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867c69f182c880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