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提菊卖,方省是重阳。
山晓雨初霁,江秋树亦凉。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故我(gù wǒ)的意思:故我指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感受。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
殊乡(shū xiāng)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或环境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即中国的传统重阳节,也称为双九节,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的景象。开篇“逢人提菊卖,方省是重阳”两句,通过卖菊花的情景,点明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这个节气的关注和期待。
接下来的“山晓雨初霁,江秋树亦凉”四字,勾勒出一幅山雨初歇、江边秋意浓厚的画面。这里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更通过雨后的清新和秋天的凉爽,传达了一种淡远的情怀。
“年华犹故我,烽火更殊乡”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战争带来的家国破碎之痛。年华虽未变,但个人的境遇却已大不相同,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的哀伤情绪。
最后,“有客那无酒,令人忆草堂”两句,通过设想中有一位旅人缺少了共饮的酒,触发了对某个地方或场合(草堂)的怀念。这里虽未明言,但可感知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这一特定时刻,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景,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对个人境遇和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