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泊 牛 渚 唐 /刘 禹 锡 芦 苇 晚 风 起 ,秋 江 鳞 甲 生 。残 霞 忽 变 色 ,游 雁 有 馀 声 。戍 鼓 音 响 绝 ,渔 家 灯 火 明 。无 人 能 咏 史 ,独 自 月 中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色(biàn s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变化而改变颜色或状态,比喻情绪或态度突然发生变化。
残霞(cán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余晖已经减弱,但仍然残留的红霞。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鼓音(gǔ yīn)的意思:指敲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也用来比喻行事有声有色。
鳞甲(lín jiá)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续或严密。
芦苇(lú wěi)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能屈能伸,不畏艰难困苦。
戍鼓(shù gǔ)的意思:指在戍守边疆时,夜晚鼓声传达警戒信息。比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音响(yīn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洪亮。
咏史(yǒng shǐ)的意思:咏史是指通过诗歌、歌曲、文章等形式来表达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赞美、颂扬和纪念的行为。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 注释
- 芦苇:形容植物在晚风中摇摆。
晚风:傍晚的风。
秋江:秋天的江面。
鳞甲生:比喻江面波光粼粼。
残霞:夕阳剩余的红霞。
变色:颜色变化。
游雁:迁徙的大雁。
馀声:遗留的声音。
戍鼓:守卫边疆的鼓声。
音响绝:声音消失。
渔家灯火:渔民家的灯光。
明:明亮。
咏史:吟咏历史。
月中行:在月光下行走。
- 翻译
- 夜晚芦苇随风摇曳,秋日江面泛起波光粼粼。
残余的晚霞突然变换色彩,南飞的大雁留下悠长回音。
戍楼的鼓声渐渐消失,渔家的灯火却明亮照人。
无人能够吟咏历史,我独自在月光下漫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江景图。"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中,“晚风”给人以凉爽之感,而“鳞甲生”则形象地表达了水生生物在秋季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诗人通过对晚霞和飞鸟叫声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孤寂与愁苦的情感。
在"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中,"戍鼓"指的是边塞的警报之声,而"渔家灯火明"则是对渔民夜晚生活的一种温馨描绘。这里既有边地的荒凉,也有生活的宁静。
最后两句"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沉浮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在说,他是那么地独自一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伴随着明亮的月光,行走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孤寂而深邃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芰荷香.中宫生辰
彩云间。正西瑶阿母,初驻非烟。
晓空吹静,暑气清度薰弦。
母仪万国,配帝德、直切天垣。阴化从此俱宣。
六宫内壶,欣拜新班。
况是关雎咏懿美,奉东朝晨夕,甘旨芳鲜。
上膺慈训,下齐海宇均欢。
坤宁暇日,庆盛旦、且款芳筵。永赞二圣当天。
雍和化洽,亿万新年。
梦仙谣
梦入蓬莱宫,岧峣耸朱阁。
灵风翔紫烟,霭郁生罗幕。
鸾凤栖瑶林,咀嚼瑶华萼。
老龙戏沧洲,喷涛荡鳞角。
朱户翳霄晖,翠殿开晴廓。
中有神仙人,缓步锵金铎。
颜貌盛芙蓉,举止何绰约。
引我丹霞房,玉浆金罍酌。
更赐琅玕膏,笑谈同饮啄。
仙童供蟠桃,盛以朱云络。
坐看移三山,惊波沸五岳。
下顾尘埃徒,奔走赴陵壑。
真人执我手,殷勤相付托。
若到红尘中,莫染红尘浊。
他年须是早归来,奉迎当遣辽东鹤。
梅
吾家舍西多此梅,白玉花缀棠棣枝。
冒寒糁糁已蕴玉,自开及谢酒屡持。
羁栖临安三换岁,向来一醉知无期。
君家此花富冰艳,举觞折赠如云披。
欣然拱视不暇揖,坐想故隐增依依。
只今匏系未归去,俗鞅吏网相驱驰。
就公看花仍摘实,信美我语如观颐。
祇应两庵有归梦,梦到花下奚复疑。
选上人素履精修仆先识于崇信岑寂之时重来见之作诗为赠
我初游赤城,松竹空函丈。
师时奉诸佛,略不乏供养。
兹游再见之,谈笑益夷旷。
横披慰老眼,罂粟煎夜饷。
不以三生缘,遂作一指想。
新蕉展时雨,风銮鸣昼讲。
勉旃自爱重,公才定龙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