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苟可垂后,士无羞贱贫。
《堂中画像探题得杜子美》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堂 中 画 像 探 题 得 杜 子 美 宋 /欧 阳 修 风 雅 久 寂 寞 ,吾 思 见 其 人 。杜 君 诗 之 豪 ,来 者 孰 比 伦 。生 为 一 身 穷 ,死 也 万 世 珍 。言 苟 可 垂 後 ,士 无 羞 贱 贫 。
- 注释
- 风雅:高尚文雅。
寂寞:孤寂无人赏识。
吾思:我所想见。
其人:指有高雅情操的人。
杜君:指杜甫或其他诗人的代称。
诗之豪:诗歌中的豪放风格。
孰:谁。
比伦:相比并论。
一身穷:一生贫困。
万世珍:永远被人珍爱。
言苟:言语如果。
垂后:流传后世。
士无羞贱贫:士人不应因身份低微或贫穷而感到羞耻。
- 翻译
- 高雅的情操长久以来都显得孤寂,我渴望能见到那样的人。
杜先生的诗歌豪放不羁,后世谁能与他相比?
活着时困顿一生,但死后他的作品却永远受人珍视。
言语如果能流传后世,士人就不应因贫穷而感到羞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堂中画像探题得杜子美》,通过对杜甫诗歌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唐代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杜甫的诗歌风格豪放,无人能及,即使生前困顿,其作品却永载史册,被后世珍视。诗人认为,只要言辞能够流传后世,一个读书人就不应以贫穷和身份低微为耻。整体上,这首诗是对杜甫诗歌价值的高度评价和对高尚文人品格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菩萨鬘.花语楼拣亡妇遗稿,中有小字书春夜月如烟。春人花共怜二句。妇虽通诗,然素未解词,殆学填菩萨鬘调者。因补成之
雕琼才笔工词赋。伤春描出伤心句。春夜月如烟。
春人花共怜。怜春春已半。花落残春换。
题上种兰图。花魂知也无。
水龙吟.秋夜同何杞南师过半塘桐竹圃弹琴
柴门澹月如烟,垂杨浸在轻烟里。
半池荷露,一堤花影,两三船舣。
今夜流云,昨宵宿雨,碧天无际。
把湘帘四卷,瑶琴漫理,还乍听,疑流水。
前度城西旧寺。集词人、携尊同醉。
听潮亭上,弦声浩漫,有江湖气。
响散松阴,愁生焦尾,知音谁是。
记回船尚有,娟娟蟾影,照人无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