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元量知池州》
《送李元量知池州》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传闻色动周邦日日江边望节幢。

天下文章第一关西材气无双

好栽红药持橐,却驾朱幡远渡江。

千里不须笔力从来九鼎尚能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力(bǐ lì)的意思:指写作或书法的技巧和能力。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材气(cái qì)的意思:指人的才干和气概。

持橐(chí tuó)的意思:指背着橐子,表示勤劳努力的样子。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关西(guān xī)的意思:关西指的是关心、照料、照顾等意思。

红药(hóng yào)的意思:红色的药物,比喻能够解决问题或者治愈疾病的方法或手段。

九鼎(jiǔ dǐng)的意思:九鼎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代表权力和荣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色动(sè dòng)的意思:指欲望、情感等因受外界刺激而激发、涌动。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双(wú shuāng)的意思:没有对手或者没有可比较的对手,独一无二

喜色(xǐ sè)的意思:指人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下文(xià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对话中未写出或未说出的内容。

远渡(yuǎn dù)的意思:远距离航行或旅行

周邦(zhōu bā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非常有才能、有造诣的人。

朱幡(zhū fān)的意思:指官吏的红旗,也泛指权力、地位等显赫的标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的《送李元量知池州》。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李元量即将赴任池州的离别之情。

首句“传闻喜色动周邦”,开篇即以“喜色”二字,点明了李元量即将赴任的消息在周邦(泛指周边地区)引起了欢愉的情绪,预示着李元量此行将为地方带来积极的影响。

“日日江边望节幢”一句,通过日复一日在江边眺望节幢(古代官吏出行时所用的仪仗),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李元量的期待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李元量即将离开的现实。

“天下文章曾第一,关西材气本无双”两句,高度赞扬了李元量的才华横溢和出众的才能,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无人能及,体现了其全面的素质和卓越的能力。

“好栽红药归持橐,却驾朱幡远渡江”则表达了对李元量赴任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像栽种红药一样,为池州带来繁荣与生机;同时,也期待他能够顺利渡过江水,前往新的岗位,继续施展才华。

“千里不须劳笔力,从来九鼎尚能扛”最后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李元量能力的信任与支持,认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他都能够轻松应对,就像扛起九鼎一样,展现出其强大的意志力和领导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元量个人才华、品德以及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社会发展的关注。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杂咏一百首·其八十七黔娄妻

夫节独高古,妇贤传至今。

既为加美谥,复不用邪衾。

(0)

杂咏一百首·其八十六冀缺妻

昔有二人贫,耕田与负薪。

朱妻恚求去,郤妇敬如宾。

(0)

杂咏一百首·其三十四接舆

上古闻巢父,衰周有楚狂。

由来豪杰士,不必待文王。

(0)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八壶公

跳入无人见,谁知有路通。

长房非黠者,草草出壶中。

(0)

杂咏一百首·其九十阿买

座上交游广,城南讲读馀。

如何万金产,只解八分书。

(0)

再和十首·其十

君忆东湖不久归,我思陈迹恍难追。

殷勤为报莺花说,止有诗情似旧时。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