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省安上人》
《赠省安上人》全文
宋 / 赵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闭门栖古寺,尘路无踪

夜讲香飘月,晨斋磬入松。

石屏气冷山屐藓痕浓。

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hěngānshàngrén
sòng / zhàoxiāng

ménchényǎozōng

jiǎngxiāngpiāoyuèchénzhāiqìngsōng

shípíngquánlěngshānxiǎnhénnóng

shuōqiūláixīngshíshímèngyuǎnf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斋(chén zhāi)的意思:晨斋是指早晨时刻吃斋戒饮食,不吃荤腥。

尘路(chén lù)的意思:指行人车马经过的道路上扬起的灰尘。

气冷(qì lěng)的意思:形容气温非常低,寒冷刺骨。

山屐(shān jī)的意思:指山区人民穿的木底草鞋。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石屏(shí píng)的意思:指石头做成的屏风,比喻不能遮风挡雨,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杳无(yǎo wú)的意思:没有踪迹、没有消息

翻译
我关闭门户居住在古老的寺庙中,世俗的道路再也见不到我的踪影。
夜晚的经堂里香烟缭绕,月光洒下,清晨的斋戒钟声穿透松林。
石制屏风上泉水的气息清凉,山路上苔藓的痕迹显得格外浓厚。
我自己述说,自从秋天以来,常常在梦中游历远方的山峰。
注释
栖:居住。
杳无踪:完全不见踪迹。
夜讲:夜晚的讲经活动。
晨斋:清晨的斋戒。
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石屏:石制屏风。
山屐:山间穿的木屐。
梦远峰:梦中见到远方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赠予省安上人的作品,通过对古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侣清修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闭门栖古寺”描绘了省安上人在深山古寺中闭门修行的场景,远离尘世喧嚣。次句“尘路杳无踪”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清净。

“夜讲香飘月”写夜晚讲经时,香烟缭绕,与月光相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早晨的“晨斋磬入松”则描绘了僧人清晨斋戒时,木鱼声穿透松林,显得格外悠扬。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禅修的仪式感。

“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两句,通过触觉和视觉,描绘了山寺环境的清冷与静谧,泉水冷冽,苔藓斑驳,显示出古寺的自然风貌和岁月痕迹。

最后,“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表达了诗人对省安上人秋日禅思的赞赏,以及自己常常在梦中追寻那远方的山峰,暗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寺生活的宁静与深远,流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敬仰和自我内心的反思。

作者介绍
赵湘

赵湘
朝代:宋

赵湘(959-993),字叔灵,祖籍南阳(《南阳集》卷一《后感知赋序》),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据《宋诗纪事》卷五)。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授庐江尉。四年卒,年三十三(《景文集》卷四五《南阳集序》)。其后以孙赵抃贵,追赠司徒。湘之文扫除排俗,有孙、李遗风。赵湘诗风骨苍秀。
猜你喜欢

感鹊

飞飞精卫志填河,衔石何如炼石多。

不恨茫茫沧海阔,所嗟门外有风波。

(0)

午日珠江杂咏四首·其四

今人令节昔人悲,寒食几时又五丝。

自是时情重怀古,眼前曾否问鸱夷。

(0)

午憩寿国寺借宿僧床

偶向元公借榻眠,都疑居士懒真禅。

黄梁已熟浑无梦,惟见松风绕篆烟。

(0)

题周鉴唐小像

满怀是酒独长醒,见面何须写道经。

我欲与君舒一啸,千林秋白晓峰青。

(0)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其一

与君同日直承明,春雨秋花无限情。

一夕天涯分万里,不知身世寄浮萍。

(0)

题画八首·其二

虚亭面面醉湖光,閒步登台瞰大荒。

日暮衔杯忘去住,芦花浅水是吾乡。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